五、关于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思想,创新回答了“改什么、往哪改、怎样改”的问题,升华了全党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动员令。面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新期盼,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习近平反复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改革这面大旗,他对改革开放的深刻认识来自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刻总结,来自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透彻分析,来自他对国内外发展大势与前景的把握。
一是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兹事体大,社会上对全面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等问题议论很多。其中,很多意见和建议是中肯的,但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大肆制造话题、混淆视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他郑重告诫全党:“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其二,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他亲自担任中央“深改”小组组长后的37次会议上,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中观决策、微观操作都凸显了问题导向。而这方面,改革指向:其一,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其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两方面十分明显,而这正是重大问题所在。
三是全面把握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稳中求进,协同推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习近平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年来的改革实践,这五对“关系”得到和正在得到妥善处理,中国改革令世界赞许。
四是始终坚持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抓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抓手,克难攻关。比如在医疗方面,民众反映的问题较为突出。那么在改革中,这就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提出6方面共31项医改工作任务,就是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的。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改革的进程与经验充分说明,围绕着将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回答了“改什么、往哪改、怎样改”的问题,升华了全党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