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金饭碗 打造青山靓名片(2)

守住绿水金饭碗 打造青山靓名片(2)

365天,天天都是生态日

摘要:从全国第一个环保法庭到全国第一例审结的生态环保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从全国第一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到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从一条穷路到一条新路

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

以前去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两类人最多:消防员和扶贫工作人员。因为木房子多容易着火,群众生活困难需要帮扶。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还有超过80%的森林覆盖率,端着民族文化和绿水青山的“金饭碗”,却祖祖辈辈挨着苦日子。

2008年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被打造成一座苗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去年接待游客436.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阿浓苗家农家乐老板李珍不由感叹:“不识西江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寨中。”

整个贵州也是这般。偏居西南一隅,山隔水阻,经济欠发达,却也存留下一副殷实的生态家底。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2%,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

走出绿色新路,要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大生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截至去年底,全省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

扩大绿色优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十二五”以来,贵州完成营造林2689万亩,治理石漠化927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35万平方公里;同时,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080万吨,提前两年超额超范围完成国家下达的1450万吨任务。

增加绿色福祉,抓生态就是抓民生。贵州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形成特色食粮、油料、特色养殖、特色渔业和林业特色经济5大类特色产业,并通过农村电商让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把巍巍青山变成富民的“绿色银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