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转型力量 实现工业引领(2)

凝聚转型力量 实现工业引领(2)

助推我国全行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我国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产业领域,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对我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刘湘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催生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软件、机器人、互联网等行业也将进入更快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后,还将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与新服务,进而催生出更多的新行业。行业之间将进一步相互渗透、融合,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可能进入服务领域,从而转型为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而信息企业则可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入制造领域,进而开发出新产品。未来,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更高,创造价值更多,收入增长相对更快,是推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也会催生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现场服务工程师等新职业,同时减少传统的机器操作工、质量管理、物流运输、设备维护等职业的需求。

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2015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为推进这一战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经商环境、人才、财税等方面支持企业进行技术转型升级。

事实上,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为中国提供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称,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已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

近年来,中国积极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并取得一系列成就。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国际TOP500组织6月19日发布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实现核心部件全部国产的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首次夺冠,速度可达每秒3.39亿亿次的中国超算“天河二号”排名第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6年总销售量已达到8.9万台,同比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中国企业也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同时跻身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在电子通信行业,中国正在积极研发5G通信技术,处于全球认可的领先地位,并有望被国际电联采用作为新的国际标准。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