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2)

一、中印双边贸易平稳增长

实际上,中国和印度大规模的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的。中国的大规模改革,尤其是城镇化的建设,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规模启动的,改革内容包括城镇化步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开放等。而印度也在1991年左右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放弃了计划经济,放弃了严重影响印度经济活力的许可证制度。从这个角度上说,两国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工业化推进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开始的。而正是由于改革的同步进行,使得两国的贸易在冷战结束之后呈现非常迅速的发展态势。

比如在1992年,也就是两国城镇化改革的初始阶段,双边贸易只有3.39亿美元,十年之后,到了2002年,双边贸易就增加到49.46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仍然和两国的市场规模、人口规模并不相称,但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增加了十多倍。到了2012年,双边贸易进一步增加到664.75亿美元,较20年前增加了近200倍,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而且从2001-2011年间,两国的贸易往来年均增速达到36.28%。如此的双边贸易发展速度,在中国和印度的对外双边关系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本呈现原地踏步的态势。2011年,中印双边贸易达到峰值——739.09亿美金,而在此前后的几年间,双边贸易一直在600-700亿美元之间徘徊。当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减弱,尤其是随着两国经济调整的不断加快,未来双边贸易的发展可能还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量比排在中国之后的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三国总和还要多,这就是双边贸易发展的结果。

之所以双边贸易有了稳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改革所决定的。中印两国不仅在城镇化、工业化改革方面几乎同步进行,而且在之前的其他领域的改革,比如在农业领域、社会层面的改革等,都为后来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改革作了巨大的铺垫。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改革至少有三波。第一波是1978年开启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三农”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释放出大量的农民工劳动力。期间,乡镇企业迎来大发展,为后来的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市场经验,增加了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尤其是劳动力储备。

第二波是1992年开启的城市经济改革,通过“三来一补”使中国经济一路狂奔。所谓“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农村有了剩余劳动力,加上乡镇企业的机电,再加上城市改革的政策优惠等,让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第三波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深度融入全球化和国际产业链,中国经济又迎来十年的大发展。GDP从1万亿美元升至10万亿美元,美国用了31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14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制造业大国和强国,成为商品贸易强国,也必然会带动中印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