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3)

从印度方面来讲,印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比如印度的农业改革是比较早的,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推进农业改革、土地改革。印度在土地所有制方面,私有制的经济属性比较强。因为印度的革命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保留了大量的私有经济成分。虽然尼赫鲁政府推行了资本主义混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但是其土地的私有属性很难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后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所以说印度的土地改革是一个温和的土地改革,而不是像中国的土地改革那样,是非常彻底的。

除此以外,印度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农业改革和革命。比如绿色革命,包括粮种的推广,灌溉设施面积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过去,印度是一个粮食短缺的国家,而到了1995年,经过30年的努力,印度已经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是绿色革命也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包括粮食产量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速,以及环境污染、土地板结、地下水位下降等。所以到了本世纪初,印度又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以推进可持续化的农业发展为目标,包括重建灌溉体系、土地与水资源保护等,同时提升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开发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供应链、加工链等。

除了绿色革命,印度在上世纪70年代还开始了白色革命,也就是牛奶革命。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还有蓝色革命,也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彩色革命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发展园艺业。

总之,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一系列农林牧副渔的改革,印度在农业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一个粮食短缺国变成粮食出口国。但是印度的农村改革与中国的农村改革又是不同的。中国的农村改革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释放了3-4亿的剩余劳动力,为后来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储备,而印度的农村改革并没有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工业方面,印度也先后进行了三波改革。

第一波是在80年代中期,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号召推进电子革命,让印度一步迈入工业化时代。我把这次改革叫做有限度的改革,因为它是就某一具体领域的改革。

到了90年代,印度正式启动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改革计划经济,放弃许可制。印度的许可制是非常厉害的,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比如一个工厂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产品,厂址设在哪儿,增加多少招工规模等,都要打报告由官僚机构来批准。这样的许可制制度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1991年,印度遭遇外汇危机,整个外汇储备仅够支撑1-2周的进口量,所以国家只能把大量的黄金典押换取必需品的进口。这就迫使国大党政府的经济学家曼莫汉·辛格进行经济改革。1991年的经济改革一直持续到2013年国大党下台。当然,这期间还有其他党派执政,但经济改革依然在陆陆续续地推进。

2014年,现任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推行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称之为莫迪新政。这一系列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出口能力,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这一系列改革,也确实增加了印度的出口能力以及和全球经济的对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也是两国都在推进的改革就是出台鼓励进出口的相关政策。这实际上既加速了两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也为两国经济的日益密切互动创造了条件。中印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所以随着两国进一步取消关税、取消一系列进出口政策限制,两国的双边贸易迎来了大发展。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