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赵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首都经济提质增效 (4)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契机推动首都经济?宣讲家网特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赵莉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首都经济提质增效两大问题。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那么,北京市如何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来更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赵莉:十九大报告涉及到北京的有两句话,一句话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另一句是要“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可见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2015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就是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而这个国家战略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北京能否把非首都功能有序地疏解出去。为什么说它是重大国家战略呢?因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们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下来了,下一步发展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而这个新的增长点,一方面要从产业上去寻找,比如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等,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空间上去寻找。

从空间来看,京津冀地区是最有条件发展起来但是又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上世纪末,国家就规划了三大经济圈,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近20年过去了,长三角、珠三角已经融为一体,并有效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唯独环渤海地区,也就是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圈没有真正抱起团来,而这个区域又拥有全国优质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资本实力,所以国家特别强调要把京津冀协同起来。京津冀要协同,就需要北京带着天津和河北共同发展,这里关键就看是不是能够把非首都功能有序地疏解出去。

围绕着这一重大布局,北京市委、市政府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四个方面的疏解内容:一是坚决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二是引导和推动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整体迁出;三是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向京外发展;四是有序疏解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这几年全市上下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确保疏解任务的完成有序推进,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等专门制定了三个目录:第一个是严控增量的目录,叫禁限目录,这个目录在城六区所禁限的范围达到了国民经济细分行业的79%。第二个是调整存量的目录,叫退出目录,有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需要退出,这方面我们列出了172项。 第三个是优化发展的目录,为今后企业能发展什么专门制定了一个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目录。

这些工作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绩很突出。2013年以来,累计调整退出企业1965家,疏解市场525家,物流中心106个。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年底前撤并升级和外迁,官园、万通、雅宝路等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和升级也将基本完成。一些高校,尤其是市属高校也完成了疏解任务,北京城市学院5000余名学生、工商大学500余名学生、建筑大学1100名学生分别迁入顺义、良乡、大兴新校区。另外,天坛医院新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所以这些年北京市在疏解上力度是非常大的,成效也很显著。

当然,这项工作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还会继续努力。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强调,今后五年,北京将继续由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变为疏解功能谋发展,在“疏”字上持续用力,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我的理解是,疏解还是要不断进行下去,这已经形成共识了,但是过去疏解相对容易一些,未来在疏解上要向中端甚至高端进军,这就是要考验我们“舍”的定力了,尤其是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我们更得舍得。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

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还强调,注重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引导机制,加强统筹联动,确保非首都功能迁得出去、落得下来。也就是说,要让非首都功能迁得出去、落得下来,还必须要完善我们的配套政策。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