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纪象:让家国情怀与芳华时代共振

任纪象:让家国情怀与芳华时代共振

“有的人走了,他还活着。”

再过3天,就是著名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去世1周年的日子。1年过去了,黄大年不仅没有在快速更迭的新闻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中:10天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中国好书2017年11月榜单,《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位列榜首;新年前夕,电视剧《黄大年》成为网上热剧,圈粉无数;这几天,一个用电子蜡烛“写”成的“黄大年”3个字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人们以此表达对“大地之子”离去的不舍……

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黄大年?是因为他7年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的傲人成就?是有感于他“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的撼人心声?是,也不全是。人们怀念他,更是因为他在面对祖国召唤时能对18年的英伦生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于他对学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的倾心叮嘱。在一家媒体组织的“黄大年的什么最打动你”问卷调查中,“家国情怀”高居第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人们怀念黄大年,其实也是期盼家国情怀能像川流不息的江河,奔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河道,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不深切表达着对家国情怀的呼唤与呐喊。

特别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以“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上世纪50年代初,钱学森面对美国政府对他回国的阻挠,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宣告:“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回忆说,当年,留学生中许多人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回到国内,“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跑出去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放下儿女情长,隐姓埋名专注科研30年,以“不可告人”的人生和“赫赫而无名”的淡泊,诠释了“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怀。正是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人们,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滚滚洪流,撑起了我们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

时光流转,情怀不改,家国情怀不仅是永恒珍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历史证明,只要沉淀在民族基因里的家国情怀尚在,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不管是回国报效国家的科技人员,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军官,抑或是在本职岗位上爱一行、钻一行的普通士兵,只要常怀爱国之情、恪尽兴国之责、坚守为党之心,忠于使命、忠于祖国,忠于岗位、忠于职守,就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就是在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一个人,当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新时代里,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家国情怀与芳华时代共振,就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在强军征程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