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元宵节跳动着文化的音符

诗意的元宵节跳动着文化的音符

摘要:元宵节的热烈奔放,充满了诗意地表达。有道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元宵节也有自己独特的蕴含,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祭门户、迎紫姑……就是元宵节的特有仪式。仪式有所不同,内核实则一致,那就是对于美好的向往,对于幸福的追逐。

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在古代诗文中随处可见。“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宋·姜白石)试想入夜之后,街头彩灯高悬,人流摩肩接踵,妇女头上的钗饰都被挤得掉在了地上,及至花灯散去夜深人静,还能听到叫卖汤圆的吆喝,这个节日该是何等地深入骨髓。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也道尽了元宵节的热烈与繁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犹如火树的彩灯,犹如星雨的烟花,车马、古乐、歌舞、灯光、月色、鱼龙交相辉映,把元宵热闹景况推向极致。

中国人喜欢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尽了元宵节的全部特质。闹就是喜庆、就是欢乐、就是惬意、就是满足,抑或是对喜庆、欢乐、惬意、满足的渴求。而元宵节的一轮明月,则成了向往与愿景最好的载体。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对于月亮有过无尽的思念,有过极致的赞美,有过探究的梦想,以此形成的月亮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月亮早已成为中国的大众“情人”。“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下夜郎西”,“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都对月亮寄寓了万千情思。

元宵时节的月亮迸发出无尽的风韵,引发沛然的诗情和无数的咏叹。“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这些精妙地描写,为元宵节勃发了文化脉动。没有满月高悬众星拱卫,很难设想诗人会用笔轻灵、设色徍妙、空灵高远、诗情沛然。可以说中国人对于月亮的情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嫦娥奔月”的神话,正是中国人渴望美好的寄托。

元宵节的热烈奔放,充满了诗意地表达。有道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

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如此等等,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形诸于文字的记载,正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的结晶。

元宵节是诗意的文化的,其间充满了家国情怀。中国人对于元宵节的热切,背后是家国情怀的支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所以,就要张扬元宵节的文化价值,把节日的文化蕴含发掘出来,成为建塑家国情怀的良机。

建塑家国情怀,就要赓续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使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文明。建塑家国情怀,就要营养元宵节的文化根脉,使其植于沃土,更加茁壮旺盛。从而使元宵节彰显的优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蔚成大观。

元宵节所以会代代传承,因为它根植在民众心中;元宵节所以会植根心中,因为它是人类情感的寄托,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习主席说:“当今社会发展快速,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隔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我们要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吹进千家万户,给每一位中华儿女带来温暖。”元宵佳节,无疑就是不要隔断、不要遗忘、不要忽略真情的最好的时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