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引众委员献策 建议培养冰雪人才补缺口

北京冬奥引众委员献策 建议培养冰雪人才补缺口

摘要: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2018年,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将全面展开,所有场馆也将在2019年底全面建成。赛后场馆的长期利用如何保障?冬奥会还需要培养哪些人才?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冬奥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钟秉枢。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钟秉枢。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秉枢认为,冰雪人才是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关键。

据悉,2016年8月北京冬奥组委人才行动计划提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竞赛组织人才开发专项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专项计划、志愿服务行动专项计划等10类人才计划。

钟秉枢表示,目前我国冰雪人才极度匮乏,有研究表明,我国重要滑雪场管理人员2016年仅320人,2022年将需要4110人;压雪、索道、造雪、教练等技术骨干现在仅1492人,2022年需要26158人;专业竞赛组织运行人才2022年冰上需要984人,雪上需要1464人,这些人才现在几乎是空白。

“所需冰雪人才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专业技术人才、冰雪管理人才、冰雪运动师资。”钟秉枢说,由于冰雪运动的特点和环境的特性,冰雪运动人才需要肯吃苦、懂贡献;还需要综合素质高,既懂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又了解人文、管理、经济、外语、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此外还需要创新意识强、业务能力棒以及个人特质优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钟秉枢认为,冰雪人才的培养还需创新培养模式。

据悉,2017年,首都体育学院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休闲体育、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7个专业在全国首次设立冰雪专业方向,招收160人,并在全校所有学生中开设冰雪课程,普及冰雪教育。

钟秉枢强调,这种复合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靠单一的体育院校,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校校结合、校企结合、学校与社团结合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学校、滑雪滑冰基地和企业、冰雪单项运动协会等联合培养冰雪人才。

钟秉枢建议,北京市需联合天津、河北两地,组建有京津冀三地相关高校、高职、冰雪企业和场地等参与的冰雪人才培养联盟,利用三地不同资源优势,共同培养冰雪人才,实现三亿人上冰雪。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冬奥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图为教育、体育小组讨论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图为教育、体育小组讨论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对三亿人上冰雪的这个目标,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2022年冬奥会形象大使李妮娜建议,在北京市推广大型旱雪滑雪场,助力全民参与冰雪运动。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北京现有的大型滑雪场大都离市区较远,而市内的大型旱雪滑雪场只有奥森公园一个,远远满足不了市民需求。”李妮娜说,相比于常规滑雪场,在旱雪滑雪场进行滑雪运动难度相对较小,适合初学者和一般市民使用。同时,旱雪滑雪场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满足市民一年四季的滑雪需求。“而且旱雪滑雪场受场地限制较小,在市内的公园、体育场馆里都可以建设,目前也正在和朝阳公园协商。”

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也是委员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冬奥会共有26场馆,其中北京赛区有13个场馆,大部分是利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改造建设。

刘玉民表示,建设者在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到冬奥场馆的长期利用问题。例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为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后,将可重复利用,拆除后可接着游泳,重新搭建又能作为冰壶场地。五棵松体育馆则可以在6个小时内进行篮球场地和冰球场地的转换,大道速滑馆将提供超过1万平方米冰面,一年四季面向社会开放。

此外,钟秉枢也建议,冬奥场馆建设需把学校和场馆有机结合起来,让冬奥场馆成为一个集训练、赛事、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有机体,为赛事结束后场馆的利用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