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郭继承:从文化自信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学习十九大精神(3)

摘要:文章指出,文化自信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方向。文章从五个方面为我们做了具体阐释:一、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清晰可期;二、文化自信与民族振兴;三、中国智慧为人类应对现代困境提供了启迪和指导;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五、如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这五个方面的讲解,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不辜负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内忧外困,我们这个民族出了谁?出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过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出过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人。这就是中国文化所提出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一个人真正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道义面前死不足惜。如果我们没有种民族文化的力量,这个民族早就解体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让人尊重的民族,一定是有高远的价值追求,有高远的精神追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国家的物质财富急剧提升,可是我们的软实力和文化的提升没有跟上,这使得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时,老百姓的辨别力、判断力出了问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是物质财富的提升和心灵教化的同步提升。我们要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文化,促进文化发展。

第二,当前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文化不自信。举几个例子,第一种不自信表现是妄自菲薄。现在有些人总是在拿外国和中国作比较。其实,中国比西方强的地方很多。比如,夏天的时候晚上11点、12点出门喝点啤酒,吃个串,聊聊天,很安全。要是在某些国家,晚上9点以后出去,还能回来吗?一个文化自信的民族应该是堂堂正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还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海纳百川、不断学习,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心态。我们不夜郎自大,更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第二种不自信表现在一些人把西方的东西当标准。只要我们党和政府的做法和西方的做法不一样,马上就批评,就认为做错了。朋友们,这种论调在中国历史上害中国害得太多了。我们是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但一定要明确中心是中国,以我们做的事为中心,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中心,以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在这里不能糊涂。

有一次我讲课,一位香港的学生告诉我,他对中国的很多问题看不惯。我说你哪里看不惯?他说应该以美国为标准。我说美国什么是标准?他说美国的做法就是标准。我说我告诉你,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做的。我说你找一个按照美国做的?他张口就说英国。我说英国是君主立宪,美国是民主共和。他说德国,我说德国是内阁制,美国是总统制。我说你再说,他愣了,他说没了。我说本来就没有。美国人探索的制度是美国人发展200多年的经验结果,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每个国家都在走自己的路。他不说话了。

《易经》上讲,“形而下者谓之器”。每个民族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如果要求中国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那就太糊涂了。但是某些人类共同的理念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那是“形而上者谓之道”,而不是“形而下者谓之器”。我给那个小伙子举了个例子,我说如果你在香港当行政长官做的特别好,如果把你派到西藏去,如果你把治理香港的方法用在治理西藏上,我敢断定你肯定栽跟头。为什么?因为西藏有自己独特的人文风情,在治理上一定是和香港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不要搞什么西方中心论。我们海纳百川,但是无论怎么学,都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走中华民族自己的复兴之路。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