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牛先锋: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问题与落实建议

【2017-07】牛先锋: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问题与落实建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之后,在全党全社会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中有效加以解决。

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偏差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首先有一个对这些发展理念的认识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人们对五大发展理念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贯彻落实。

第一,把五大发展理念当成发展的紧箍咒,束缚发展的手脚。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一讲五大发展理念,就认为是不要发展了;一讲不唯GDP ,就认为是不要发展速度了。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与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发展就必然会破坏环境;发展就必然侵占民生;发展就必然影响社会稳定,等等。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而是坐等上级的政策、坐论别人的长短。若有人在他们面前提发展建议和要求,要么默不作声,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五大发展理念变成了一些不愿作为、不敢担当干部的挡箭牌,变成了不思发展、不谋发展的借口。

第二,把五大发展理念看成是旧瓶装新酒,没有什么新意。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哪一个也不新,都早就提出来了。有人说,我们早就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强调“五个指头弹钢琴”,要求处理好“十大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写入了党的指导思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表现;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在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之一就被确立下来;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产党立党之时就把它确立为奋斗目标了。由此他们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只不过是来一个新组合、新包装,既没有理论新意,也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把五大发展理念当作一个漂亮的花瓶,认为“中看不中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五大发展理念每一个词既科学又正确,简直是无懈可击。然而,理念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根本没有办法用美好的理念来指导残酷的现实。因此,他们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个空泛理想,没办法解决他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只是自己学学文件,在会议上讲讲而已,根本谈不上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

第四,把五大发展理念当作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过了这段时间就作废了。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能够从发展规律、发展观、发展长远指导思想上来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只是把它当作解决我国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具体政策来对待。这样在实践中出现了几个问题:一是认为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比较好,没有必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二是认为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也没有必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三是认为我们这里经济下行现象以前也出现过,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复苏发展,没有必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以上认识偏差,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必须予以纠正。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建议

为克服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过程中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必须下大力气从思想上和实践中加以解决。

首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上来,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贯彻落实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在我国不同的发展时期,我们党对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方法都作出了重大的判断。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例如,创新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开放的适应性和引领能力不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丰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协调是发展的方法,绿色是发展的模式,开放是发展的途径,共享是发展的目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于对我国发展经验的认真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精华的汲取,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解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五大发展理念切中了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认识五大发展理念要与认识新常态紧密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五大发展理念是引导新常态的发展新理念。因此,五大发展理念决不是临时性措施,决不是口号的堆砌,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东西。

其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打破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樊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经过近40年来的改革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但也出现了利益固化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相违背,与党执政的宗旨相违背。如果不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不树立起社会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五大发展理念即使再美好,贯彻落实起来都不会太顺利。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都是“硬骨头”。所谓“硬骨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者本身成为了改革的对象。这不仅需要有勇气和智慧,而且更需要解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有时候,影响改革的许多思想障碍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尤其是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这轮改革的特点是顶层设计,时间表、路线图设计出来之后,“四梁八柱”搭起来了,其后关键是落实。因此,打通“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等环节,是必须痛下决心解决的问题。

第三,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把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绊脚石理出个清单,排出个顺序,一块一块地敲。五大发展理念既是经验总结,更是有的放矢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来的。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上根本地解决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施措施,尽快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综合施策,确立市场主体独立平等地位、确立市场运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促进市场环境优化。二是进一步明确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职能范围、手段措施,尽快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要注意避免两个问题:一是宏观调控,重在宏观,而不能随意干涉微观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更不能代替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作决策,为市场主体的盈亏负责任。二是防止计划经济思维的反复出现,尽管口头上一直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一旦市场出场些许波动,就惊慌失措地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特别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干预市场规则。三是进一步明确简政放权过程中的一些政策衔接问题,防止“放管服”变异成“放而不管”“放而不服”“上放下不接,放接脱档”。要进一步明确上一级政府与下一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责任,理清权责利关系。“放权”就要放到位,不能核心权力握住不放,只把外围的权力放下去;“放权”的目的是有利于发展,而不是怕承担责任,如果为了不承担责任把应该有的权力也推出去,相互推诿,害怕担责,这就失去了职能部门的应有职能。上级“放权”要与下级“接权”统筹起来,不能让放与接之间出现“真空”,使群众找不到办事的“庙门”。谁审批谁负责,但取消审批并不等于不管不问,对取消审批的事项必须加大事中事后的服务与监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的步幅比较大、速度比较快,经济发展活力增加,社会反响良好。但上述这些工作还需要做彻底,否则会出现“半拉子工程”,减弱甚至丧失改革的功效。

第四,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泛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事情,人民群众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主体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向上的局面,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培育发展动力的举措,为此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分配平等的权利保障机制,这四个平等实质是起点平等,这是打破利益固化樊篱,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一个主体都有了一个平等的起点,都有了通过努力改善自身命运的机会,就会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潜能,聚集起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二是以对外开放倒逼改革,打破国内市场壁垒,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尊重企业家精神,尊重劳动者的自主选择,尊重市场经济内在规律。三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增加公民的安全感。

第五,尽快建立改革容错机制,保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把那些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中敢担当、能作为、有作为的干部用起来,把那些抱残守缺怠政、庸政、赖政的干部调整下去,鼓励干部干事业、干成事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要调动“关键少数”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起一套宽严适度、赏罚分明的干部考核晋升制度和改革容错机制,杜绝“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庸俗作风的泛滥。现在比较共识性的认识是,对干部管理要坚持“一条原则、三个区分”。“一条原则”: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组织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三个区分”: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一条原则、三个区分”有利于保护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激励干部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当前,“一条原则、三个区分”还是宏观指导思路,实施起来不好把握。因此,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则和程序,以解除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