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龚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2017-11】龚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他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和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领导和团结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和发展工农联盟,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对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其他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是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三是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代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四是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代替体现剥削关系的分配制度。

五是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六是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七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等等。

以上原则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界定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高度概括。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实现,应该像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实现的形式和程度也不同。坚持和发展这些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能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充分地显露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别的主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它不是单一的无产阶级的专政,而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最广泛同盟者的对少数敌人的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共同富裕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富裕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四是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原则。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原则为指导,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原则。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改革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国情、与所处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其鲜明特征在于它的“中国特色”,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就与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就与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较高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为社会主义向中高级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是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步彰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事情,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此,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计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来裁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些超越历史阶段的过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要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来认识,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因素要不断增多,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不断体现出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不断显现。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才会不断向中高级发展。经过党的十八大极不平凡五年的发展和历史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新的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社会形态的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是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的一种表现,好像这个东西太遥远,我们也拿不准,所以就不愿提及了。眼前的事情,我们看得到,所以敢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敢提,‘两个一百年’敢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〇二〇 年就能实现了,看得挺准,更敢提。我觉得,作为党章明确规定的内容,作为我们党一贯明确坚持的理想,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的人,都应该豁得出去。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时,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处理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的努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来没有把共产主义作为唾手可得、一蹴而就的目标,但绝不能因为共产主义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目标、不是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其实现的目标,就没有理想信念,就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做一个忠诚的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共产党人。我们依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这样整个逻辑才成立。如果前提都不要了,就完全变成了实用主义。” “要通过教育,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使每一个党员真正懂得,我们党现在采取的各项政策,所进行的改革和四化建设事业,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忘记最高理想而只顾当下,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离开现实目标而空谈最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变成空想主义。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必须立足于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一些人由于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四项基本原则来保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关键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指出:“至于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逐步向共产主义迈进。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引进外资,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有益东西,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他还明确指出改革过程中要反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不允许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泛滥。1982年9月1日,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在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运用公有资本、国家政权和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非公有制资本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方向——共产主义才有根本保证。

资本主义道路并不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要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坚信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我们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共产主义最终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