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2)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2)

摘要: 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这几乎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智慧要求。所以,和谐的信念在国学中具有深远根基。

(三)社会和谐

一个人自我修炼达标了,就要去处理和影响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和”的第二个层面,人际和谐,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社会中,我们会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还会遇到更多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正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与调和、对比与映衬、冲突与融合、碰撞与交流,才交相辉映地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无限张力与无穷活力。一个成熟的社会,因为包容了多样性,所以构成了生命力。

那么如何使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彼此安和相处、甚至彼此欣赏促进呢?中国文化给出的答案是:“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有修养的君子,既能够维护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又不必在具体意见上去苟同于人、勉强自己和他人必须屈从彼此。国学里还说“君子周而不比”,这是说,君子能够亲和他人而合群团结,却不与人勾结而拉帮结伙。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准则都是承认了个体的可贵精神,而又尊重着他人的差异、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所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自保持自身的美感,还能欣赏他人的美,彼此的美一起和谐共处,就是社会理想的大同境界。其实这句话的应用面很广,无论是对其他个人、还是对其他民族、或是对其他国家,都能适用,可以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精神的一种推演发散。

第一个层面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要修身养性、修心和情;第二个层面人与社会的人际和谐,要与人为善、和睦共处;而“和”的第三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信条,儒道释三家都有阐述,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比如,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到中医上,会认为人体本身便隐喻了自然界的组成元素,骨骼象征山脉、血液象征河流、穴位象征星斗、毛发象征草木等等;而影响到音乐上,人们认为,一张古琴的部件组成里就分别代表着天地、山水、年月、龙凤等自然世界,而音乐中重要的美学观点更提出了“八音克谐”,也就是音乐演奏中的和谐美。可以说,天人合一的理念遍及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希望,天与物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为一。

而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人,就是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遵守同样的规律,这就是在精神上、在秩序上、在利益上,合而为一致的统一体。这也是人与自然最稳定的相处模式,不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彼此角力,而是供养与建设之间的和谐共处。

这样的和谐画面,在中国文化里,古人比今人体会更深,他们常常用很诗意的句子来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结成的美好情谊:

比如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在人的世界里缺少知音的时候,能与花香中的一轮明月对话成知己。如果人们不曾善待花间的芬芳、天空的清朗,人与月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彼此相亲。想要人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就要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朋友去善待。

再比如陶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他官场失意的时候,是自然里的一丛菊花、一帘远山,给了他心灵上的无限慰藉。在人情世故里孤独的诗人,却有飞鸟在夕阳西下时与他结伴还家,热闹了他不寂寞的归程。如果人们不曾珍护山间的鸟兽、田园的青翠,人与鸟就不可能有同路而归的自在。人想要与自然形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彼此欣赏,那就要把自然当做自己的心灵一样去爱护。

如果说,古人把人体构造看做是自然界山川河流的象征,那么,我们今人是否可以把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也看做是人体的骨骼与血液的延伸呢?倘若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人之于自然,便能够以珍爱生命之心,去尊重世间万物。

在当今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就是能够学习古人的一份赤子之心和敬畏之心,把大自然拟人化,去尊重它的健康状态,而它,就会还我们一份花落花开、云卷云舒的轻安自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