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活力

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活力

——写在2018年清明节来临之际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的到来牵动着无数异乡人的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更显厚重,寄托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的流变。在现代文化日盛的今天,做好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这篇大文章,事关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延续,事关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定,意义非凡。

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约定俗成地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到老祖宗的坟前祭祀,扫墓,这是先辈留下来的最传统、最基本的文化习俗,意在教育世人不能忘本,不能丢掉家族的血统和信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这样的传统习俗开始淡化。特别一些年轻人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对清明节的由来、习俗等知之甚少。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些人对传统节日的漠视,这势必造成传统文化的“断层”。这要求我们坚守节日设立的初心,牢牢把握传统节日的精神实质,主动钻研其历史渊源,树立正确的“节日观”,让传统节日文化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在清明节进行祭祖扫墓,是表示对先人的尊重与缅怀。可是,当下却有一些人对其进行过度解读,将种种所谓“现代元素”嫁接到祭祀活动当中。譬如,有的扫墓者给逝者焚烧“数码套装”,也有人专门花钱雇人扫墓、送花,甚至有人热衷于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这样的过节方式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毁灭”。我们应崇尚正确的“祭祀观”,多开展一些诸如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具有节日特征,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清明祭扫活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因此绝不能丢。当下,我们要赋予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首先要积极收集和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须知,很多传统节日的沿袭都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历代文化的选择与组合,有着十分深厚的沉淀与累积,他们所包含的思想、理论、文化成果就如丰饶的矿藏,只有深入挖掘,才谈得上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努力克服消极不利因素。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样,节日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积极和消极影响。譬如,清明节时有的人烧冥币、献祭品,鞭炮齐响,满天纸灰,在现今环境问题提上日程的大背景下,引发了人们对文明祭祀的探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向不文明的祭祀行为说“不”。三是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活力。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来说,要更好地弘扬就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时代特征,构建属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的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品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传承和弘扬上做文章,努力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活力,以厚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石。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402/993312.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人民政府)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