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

科学分析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即将40周年了。40年在历史上看也是不短的一个历史时期了。中国人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包含了历史的经验、辩证思维的道理在其中的。新时代必须迎来新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必须迎来自身之变。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无止境。

一、总结历史经验令人奋进

40年前的中国经济社会贫穷落后,40年后的中国经济社会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改革开放即将40周年了。40年在历史上看也是不短的一个历史时期了。中国人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包含了历史的经验、辩证思维的道理在其中的。中国共产党仅仅28年就取得了革命成功,改革有什么理由比革命还难?40年比30年已经多了10年,改革才进入深水区,还要啃硬骨头。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指导改革开放的理论准备是不是不够充分、理论认识上的创新是不是没有及时跟上实践的步伐?新时代必须迎来新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必须迎来自身之变。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无止境。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生产力确实发展起来了。这种发展是党和政府的成绩,相信大多数人也会承认新的社会变革在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其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是否客观存在两种改革开放观?一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一种是资本主义方向的。方向问题是道路的问题,是应该时刻警惕还是可以置之不理?没有人反对改革开放,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国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人民正确的选择。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上下其手是不是应该受到质疑?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的。改革开放中走过的弯路如何认识?市场换技术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了?是不是战略性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相信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能够形成新的共识了。

二、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因不再是穷而思变。中国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以前的改革开放主要是为了化解面临的压力。在物质匮乏、生产力落后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改革要优先发展生产力,主要解决做大蛋糕的问题。这是我们已经走过的改革之路。现在的改革开放要变成富而思进。富起来以后不能找不到方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这个阶段主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改革要以调整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为主,主要解决分好蛋糕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公平正义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转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现在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自我革命、追求自身的完善要成为改革新常态与新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改革之纲,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价值取向所不能变的。

中国新的改革战略应该不仅是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赶超发达国家,更是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展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我们要对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启示作用和示范作用。我们要证明社会主义仍然是有生命力的,现代化的后来者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超越,快速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只有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中国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才有可能避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陷阱,创造出可以与美国相比的强盛成就,从而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

三、正确理解新矛盾新中心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主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成为常态,改革新常态就是自我革命,为了自身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而不懈奋斗。只有这样,改革才能不断深化,才能与伟大复兴的历程共始终,才不需要否定历史获得自身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显然包含着对过去的某种批评。批评也能成为共识,表明了我们党的强大力量。历史的每一个环节也都有其价值,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的肯定与否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高超的辩证思维,我们总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前进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在实践中有些干部可能摆不清它们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直接理论依据是当时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理论,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开始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深刻变革,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思想理论观点和重大政策举措,坚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在实践上,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许多方面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可以说基本完成。在理论认识上,我们也要勇于取得新的飞跃。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的主要误区就是“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习近平同志认为,在新常态下,必须彻底摒弃简单以GDP论英雄,确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引领发展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领导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必须把人民真正当回事,认真倾听人民心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顺应人民意愿的改革才能使人民焕发改革热情、投身改革实践、取得改革实效、共享改革成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作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超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视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前者是后者的发展结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做大蛋糕的问题,解决分好蛋糕的问题需要更多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不能目中无人,面对不平衡的发展现实也不能一刀切。在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的地方,仍然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要矛盾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可以发生阶段性变化的。要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就要深入研究当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说是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同较大的分配差距之间的矛盾。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也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解决了这个矛盾,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为全球治理提供着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信心。与40年前相比,中国已经更多发挥着规则制定者的作用,从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的变革,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是我们面对的新的国际责任。我们有丰富的经验解决新征程上面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只要因时而变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只要每个中国人都“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中国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省新安县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