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栋:美丽乡村的源起、建设与思考(二)(2)

摘要:专家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的“三农”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并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陆续有了“美丽乡村”的提法,比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

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首先是大众的教育;第二,他推崇适合国情的中外结合的现代化教育,他曾经说过,我们原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仅仅是老学究,与我们的生活是根本不相关的,而西方的教育与我们的生活也是不相连的,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些外国货的消费者。他说,我们原来的教育是培养一只胳膊一条腿,而现在需要培养整个人,所以他推出了平民教育。梁漱溟提出了“政教合一”。卢作孚当时被称为“中国船王”,他通过产业的角度进行乡建的探索。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乡建充满理想和情怀。

我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的三农政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5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开放,这个阶段在“三农”问题当中,我认为中央更重视农业、产业,所以当时提出以粮为纲。

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04年前后,这个阶段更加重视的是农民。2016年5月17日,我去小岗村参加培训,我提前半天去看了我的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叫严宏昌。他就是1978年11月24日带领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生死手印的带头人,当时小岗生产小队的小队长。我说咱就聊聊11月24号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跟我说,当时小岗村有1000亩耕地,种了粮食的只有100亩,只在村子的周边和道路的两边种了粮食,粮食产量是多少?当时小岗村小麦的产量只有85斤。全村20户人,除了这18户还有两户是光棍户,一年365天全在外面要饭。他为了凑齐这些村民,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在临近过年大家都往回赶的时候,回来一个扣一个,好不容易把大家凑齐了。小岗村是中间一条街,南边几排房子,北边几排房子,从东边开始,各有一个村干部从东往西挨家挨户去通知。到了以后,大家面面相觑,谁都知道是来干什么的,但谁都不开口说一句话。然后严宏昌说,我们今天来讨论这个事情,大家同意不同意?有的村民就说了,同意,万一村干部被抓起来,他的孩子怎么办?其他村民说,没有关系,我们就写一个保证书,大家签字画押,我们把这个孩子养到18岁。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个阶段,2004年前后,中央政策有方向性的调整,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我认为,从第三阶段开始,关于“三农”问题更加重视整个农村,更加重视农村怎样和谐发展,怎样与城市共同进步。这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