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变迁

穿越时空的变迁

摘要:从用纸制品到用电脑、手机微信写稿,从邮寄稿件、电话传稿到使用传真机,再到现在的用电子邮件、手机邮箱发稿,这可真是穿越时空的变迁。仅仅40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是多么的快,改革开放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变化是多么的大啊!

要说改革开放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

就说这电脑吧,你想发篇稿件什么的,打开邮箱,鼠标轻轻一点,对方很快就收到了。手机邮箱也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是绝对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今年60多岁了,打从1974年在我的家乡——平谷县镇罗营公社当报道员那会儿,就给北京日报写稿。

那会儿写稿可不像现在用电脑打字,全靠手写。稿件写好以后,装进信封,贴上邮票,通过邮局寄到报社去。那时候,一篇稿件要在邮路上“走”四五天。一篇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到了编辑手里,就成了旧闻。用咱老百姓的话说,黄瓜菜都凉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被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当专职通讯干事,也就是专门给报社写稿。到了县里以后,虽然给报社寄稿比在乡下快了,但到了编辑手里,至少还得3天的时间。为了让稿件尽快见报,大冬天的,我只好乘坐满是透风的公共汽车去报社送稿,那是常有的事。

有些确属昨日新闻需在第二天见报的稿件,就用“电传”。所谓“电传”,就是把写好的稿件,我这边用电话念,编辑在那边记。那时候,打不起长途,一是宣传部没有经费,二是个人也舍不得花这个钱,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花几毛钱都得算计。打不起长途,只能靠从县委总机转到北京市委总机,从市委总机再转到报社总机,报社总机再拨通编辑的电话。再有,那时候的电话也不是现在的按号电话,用的是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老式的手摇电话,不好使着呢,经常是说着说着就断了。为了和编辑通一个电话,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会儿,甭提有多难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北京日报为了加强区县的新闻报道工作,成立了区县记者站,给每个区县配备了一部传真机。打那以后,我开始用传真机传稿,再也不为给编辑发稿的事犯愁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90年代后期,宣传部给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人人使用上了现代化工具,率先在县委机关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学会了用电脑打字,无论是几百字的短消息,还是上万字的长篇稿件,存储的都是电子版,再也不用纸制品写稿了。我学会了发电子邮件,鼠标轻轻一点,稿件就到了编辑的手里;再后来,有了手机,我又学会了在微信上写稿,用手机邮箱发送稿件,这效率不知比过去提高了多少倍。

从用纸制品到用电脑、手机微信写稿,从邮寄稿件、电话传稿到使用传真机,再到现在的用电子邮件、手机邮箱发稿,这可真是穿越时空的变迁。仅仅40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是多么的快,改革开放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变化是多么的大啊!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