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化——老玉米的沉浮

餐桌上的变化——老玉米的沉浮

摘要:到了八十年代,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农村打破了大锅饭的生产模式,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在市场流通,种粮国家给予补贴,打破了几千年来农民种地交税的历史,使农民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在市场流通上取消了计划经济特有的票证制度,各种粮食敞开供应,富裕起来的种田人,可以敞开了吃大米白面等细粮了!

玉米,是它的学名,东北人方言叫苞米,北京人叫老“玉米”,乡下人叫“老棒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玉米是北京郊区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用它加工成各种食品,经常出现在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上顿棒子面窝头,下顿棒子面贴饼子,早晚儿熬上一锅棒子面粥,就上几块白薯,就是一顿好饭。捞上一锅小米饭,再做上一锅豆面拉拉鱼儿汤,是我们那一代人常吃的饭食。玉米、谷子、豆子等杂粮是归纳到“粗粮”之列的。而老百姓称之为“细粮”的白米,白面,在农村少得可怜。当时,国家是计划经济体制,买这两种“细粮”要凭票而供应,有专用的“米票”“面票”,用“粮票”是不能买到的,供应十分紧缺。一般百姓家里对极其金贵的白米,白面,平常根本舍不得吃,只有在他们身体有些不舒服,有个病,有个灾儿的,才舍得熬点大米粥,做点面条儿汤什么的,吃着好顺口儿些,身体恢复得快一些。不怕大家笑话,作为小孩子,为了吃上一顿面条儿汤,没病装病,躺在炕上哼哼,好让妈妈给做点儿好吃的。就连过年吃饺子,也要包白面、棒子面两样皮儿的。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就因为为多吃一两个白面皮儿饺子,和弟弟打架,惹的妈妈伤心的说:“好啦,别打架了,赶明儿日子好过了,咱们天天吃白面皮儿饺子!”

随着科学种田知识的普及,对农作物实行科学管理,精耕细作,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扩大了水浇地的面积,小麦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有些地方旱田变成了水田,种上了水稻,老百姓破天荒的吃上了自己产的大米,使玉米在百姓餐桌上的主导地位逐步下降,而大米、白面占的比例上升了,双方摔成了平跤。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农村打破了大锅饭的生产模式,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在市场流通,种粮国家给予补贴,打破了几千年来农民种地交税的历史,使农民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在市场流通上取消了计划经济特有的票证制度,各种粮食敞开供应,富裕起来的种田人,可以敞开了吃大米白面等细粮了!他们把各种玉米制成的食品拿下餐桌,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称之为“细粮”的大米、白面和禽鱼蛋奶!而以往餐桌的主打粮食——老棒子,则用来加以粉碎,作为养猪、养鸡的饲料。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以前过年才能吃上点儿的大米白面,现在天天吃,顿顿吃,有时候都为下顿做什么饭吃伤脑筋哪!

到了二十一世纪,富裕起来的国民不再为吃喝发愁了,敞开肚皮往饱了吃了,因此,一些人无节制地食用大鱼大肉,身体是发福了,但是一些不知名的疾病找上他们本来很健康的肌体,使他们懂得了科学饮食,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的道理,懂得了养生保健,这时,人们又想起了玉米和其他杂粮,从地里刚掰下的青玉米成了抢手货,玉米制成的各种食品成了香饽饽,市场上玉米面、玉米糁儿的价格倍增,已经超过了大米白面!老百姓的餐桌又出现了玉米加工成的各种食品的的身影,玉米又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宝贝”了。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