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共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生活都休戚相关,用之则不觉,失之则难存。要充分认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决摒弃无视自然,甚至妄图征服自然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对大自然的破坏最终会伤及的是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生活中,需要你我相互携手、共同参与,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增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的积极回应。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必须认识到,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我们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疾要治。针对“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情况还需要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从根本上加以扭转。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爬坡过坎,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

三、运用法治强化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进行保障。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中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现实生活中“污染源头难预防、损害责任难追偿”的问题,大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有关,与生态相关的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运用法治思维,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全民共治、公众监督、法治保障的长效机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才能为我们的青山绿水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根本的机制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521/1001227.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昆明市防震减灾局 )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