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传播大国强音

用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传播大国强音

从“睁眼看世界”中找到差距,于独立自主中上下探索,这或许便是百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重要启示。解释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自己的责任,中国知识分子需要更多文化自觉。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更应该有自信立足本土、融入实践,构建出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软实力很难实现国家真正的崛起。”在日前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从刚刚结束的第二轮中美经贸谈判说起,点出了当前中国复兴进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他感慨道,单纯的GDP成就不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目前还缺乏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有些人的思维和思想还处在“被西方殖民”的状态下。

被殖民,对于近代中国而言,这是个太过沉重的词汇。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响,让“天朝上国”瞬间坠入丧权辱国的深渊,也将中国的发展强行纳入另一套话语体系。在西方列强的瓜分豆剖中,这个古老民族受尽讥讽屈辱,开始了漫漫“师夷长技”的现代化探索。连续挨打、屡遭重创的晦暗时代,技不如人、器不如人的落后局面,让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国人生出了制不如人、中不如西的喟叹。而与此同时,西方则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枪炮和文化构建着“新世界”,试图以“西方中心论”让东方永久居于从属地位。“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曾几何时,这一观念成为看似颠扑不破的真经,深刻影响着中国追赶世界的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仍存在于许多人的精神世界里。

然而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靠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这些模仿西方的奋斗探索,虽然慷慨激烈,却均以失败告终。“屡败屡战”的中国人终于意识到,完全学西方,学不来民族独立,学不来现代化,只有扎根本土走自己的路,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强。审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我们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潭、求独立谋复兴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从实践到思想全方位摆脱“殖民”束缚的过程。我们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加上了“中国特色”的定语,闯出一条独特的国家重生之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宝贵的“中国模式”。从“睁眼看世界”中找到差距,于独立自主中上下探索,这或许便是百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重要启示。

回望昨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历史节点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为不确定的世界持续注入正能量。然而,软实力的发展,在思想学术的独立性特别是影响上,还未与我们的硬实力匹配。西方国家的有色眼镜尚未摘掉,“挨骂”问题有待解决,“没有硝烟的战争”挤压着中国的舆论空间。而面对西方不断抛出的各套理论、各种“陷阱”、各类“曲线”,国人往往会努力顺其逻辑解释研判自身,殊不知,一味使用人家的概念、人家的话语体系,完全“看着苹果(西方)来论述橘子(中国)”,就已经掉入了陷阱之中。这种思想上的不自信,在诸多领域都有表征:有人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盲目崇拜洋专家;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张口闭口贬中扬西;还有人只热衷于充当照搬照抄西方概念和理论的学术“商人”……诸如此类的精神枷锁如果不打破,势将成为中国继续发展的精神软肋。

大国复兴必然包含文明复兴,而文明的核心,就是拥有能够解释自己和说明自己的知识体系。解释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自己的责任,中国知识分子需要更多文化自觉。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既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也历经了成败兴衰、荣辱浮沉。放眼当下,从未有别的国家,以如此庞大的人口、如此之快的速度、如此独特的路径,实现着国家的现代化,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拥有最鲜活、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理当成为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强大底气和源头活水。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更应该有自信立足本土、融入实践,构建出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

未来国际舞台上的竞争,最终比拼的是思想、是价值。回顾世界大国的崛起历程,都曾遇到三大难题: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西方用几百年的积累,才拥有了今天的软实力。对中国来说,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东方文明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国家;坚定地成为自己——将“四个自信”化作意识自觉与行动自觉;自信地表达自己——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观念、阐明中国价值。唯如此,这个东方大国,才能于喧嚣世界发出响亮的声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