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维度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维度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一种客观事实,又是一种主观认知。不仅表现在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独特性方面,也表现在政党的人民性、国家的稳定性、民族的接续性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展现了政党的自觉、国家的担当、民族的自强,而且以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融合优势,为世界的发展繁荣稳定发出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时代自信,人民自信。“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的转换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推动了我国社会的深层次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方面,也体现在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方面。

正是基于这种时代性变革,做出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判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近现代史中演化而来的奋斗目标,这一概念是历史演进的结果,在话语转换、内涵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制度化确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具有一般的政治属性,还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根上来讲,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完成民族复兴的任务是在经历了近代历史上各种救国强国方案对比之后,历史性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治理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建构,尤其是坚持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并在实践中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内涵。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与之相融合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自信”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表现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维度,另一个层面表现在政党、国家、民族层面,这两个层面的自信构成新时代自信的基本维度。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还要坚持对政党、国家、民族的自信。

道路自信。近代以来,我们经历了从“欧风美雨”到“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再到“中国特色”的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道路的开辟展现了历史演进的逻辑,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近代以来的历史总结认为,在党的领导下相继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并不是四条道路,在本质上是一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续性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活的力量。一方面,这条道路不是照搬别国模式的结果,而是经历了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另一方面,这条道路具有革命自觉,它没有停留在对既有模式路径的依赖之中,而是根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进行自我调适,是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并能够迎接不同挑战、应对各种风险的道路。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21世纪仍然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前者的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后者的核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方向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在确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并首次以科学性自觉阐释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和人类发展的趋势,同时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治理的实际相结合后,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还具有宝贵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标识了理论的价值取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提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则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正是具有了这些理论品质,才能够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这是光辉真理的呼唤,这是照耀着我们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真理号召。

制度自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制度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交往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创并不断完善的,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也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发展诉求、理想目标中开创的本土化、当代化的制度体系,体现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相较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形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养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在21世纪更加凸显出中华文化的价值。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精神家园。

政党自信。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建党有近百年的历史,却始终没有放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它值得全体中国人民信任。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且具有自觉的“自我革命”意识和能力,以自我革命引导社会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坚持政党自信的深厚根源。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自信,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共同理想的根本要求。

国家自信。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来看,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并且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更加需要中国。因此,当今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价值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我们也应该不断适应正在变化的国际格局和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实现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良性互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必将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向着美好前景发展。

民族自信。中国近现代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不只是话语的变化,更是民族整体实力、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自觉和持续转化,引导了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的阶级转化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并深刻警醒了民族意识,激发了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转化。从一次次侵略战争中被挫伤民族自信心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革命的成功、建设发展的成就、改革治理的成效,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持新时代自信,不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要坚持政党自信、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更是世界人民非常难得的智慧,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作者单位   杨彬彬:中国人民大学  马玉婕:中国社会科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