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召开

“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召开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哲学院院长郝立新,青年哲学论坛负责人、《求是》文化编辑部主任李文阁在大会上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主持开幕式。

为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境界,由青年哲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6月9至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哲学院院长郝立新,青年哲学论坛负责人、《求是》文化编辑部主任李文阁在大会上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主持开幕式。

郝立新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进程极大增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和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上,青年学者更要有使命和担当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李文阁高度认同并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为本次论坛所做的工作,指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尤为关注三个问题:第一,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第二,改革开放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关系;第三,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何作为。

在主题发言环节,北京大学教授赵家祥梳理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发展历程,指出共产主义包含着思想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等多重含义。针对当前关于“共产主义渺茫论”的误解,他着力分析了三点原因:第一是资本的双重作用,第二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途径,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长期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云飞阐述了对生命共同体的理解,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动态调整的过程当中,人类世界、人类认识、人类价值能成为自组织调节的机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种生态价值、生态思维、生态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林进平探讨了正义理论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正义是一种症候,哪里有剥削,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奴役,哪里就有正义。正义的诉求一方面是症候,另外一方面又试图解决这种症候。马克思以类似社会心理学家的展开社会症候分析,超越了以往的法学家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观念的内在融合。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董振华提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哲学要用理性的方式来回答价值问题。哲学应当关注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实践的方式来回答问题,通过对事实的改造实现最终的价值,从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从“思想与时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及其启示”“文本与历史: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与《资本论》研究”“前沿与趋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发展”等视角具体展开讨论,这对于总结反思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由青年哲学论坛创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于2003年成立,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目前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广受关注的高端学术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多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多家协同单位共同组成,拥有数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群。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