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考什么怎么考始终是问题

武举,考什么怎么考始终是问题

摘要:说到中国的科举制度,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在考场上妙笔生花的文举。实际上,中国的科举还有武举,目的是选拔武将。

骑射图

(唐)

跪射图

(五代)

轮流发弩图

(宋代)

步射图

(唐代)

执稍骑兵图(唐代)

门戟图(宋代)

宋代步骑兵用刀

宋代兵器种种

宋代步骑兵用枪

说到中国的科举制度,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在考场上妙笔生花的文举。实际上,中国的科举还有武举,目的是选拔武将。

然而,和文举制度比起来,武举制度从开创始,在考什么、怎么考等重要问题上就一直面临困惑,选拔人才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武则天开创武举只重弓马和膂力

中国的文举制度大致是从隋朝开创的,中间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而武举取士有一个明确的开端,就是从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开始。

在流传甚广的评书段子《岳飞枪挑小梁王》中,关于武举的描述是这样的:教场中间,趾高气扬的小梁王高声叫阵。教场外,人头攒动。身着戎装的武士们一个个跳入场中,施展拳脚,要跟小梁王一争高低,终因技不如人,纷纷败下阵来,有的还被那心狠手辣的小梁王伤了手足。就在此时,一名白衣壮士拨开人群,高叫一声:“岳飞来也!”他飞身跃入场中,稳稳立在小梁王对面,两人开打……

这样的描述,跟真实的武举场面相去太远。历史中的武举,不是性命相搏的擂台比赛,而是国家为选拔军事人才而开设的考试制度。

据史载,公元702年,武则天下诏“教人习武艺”,颁布考试办法,武举制度由此确立。

所有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考试制度,都必须回答“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什么”是考试的内容问题,代表着选拔人才的标准;“怎么考”是考试的形式问题,解决的是如何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实际上,在武则天开科武举之前,关于军事人才的选拔标准问题,就已经有了争议。谏官薛谦光就曾给武则天上疏,认为选拔军事人才,不能只考弯弓射箭之类的雕虫小技。像诸葛亮、司马懿这类“谋将”,他们或许并不擅长弓马,不能在疆场上冲杀驰骋,但却通晓排兵布阵的艺术,能够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战争的脉搏,这样的军事人才才是更重要的。

虽然有这样的争议,但是考核“谋略”太虚渺了,看不见也摸不着。或许武则天心里想的,还是要选拔出大批能在战场上带队冲锋陷阵的武士,因此唐朝的武举选士简单又直接。

据史载,唐代的武举考试,包括“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言语”“举重”等一些项目。

所谓“长垛”,是测试考生射箭的准确性。箭靶子用帛或皮革制成,上画同心圆三重,称为“中院”“次院”“外院”。射中“中院”为上等,射中“次院”为次上,射中“外院”为次等。箭靶被放置在土堆(即长垛)上,考生站在距离靶标105步远的地方用标准的弓箭放箭,每人可射30箭,所发箭的准确率均在“次等”以上者,即为合格。

“骑射”又称“马射”,考的是马上射箭。考生策马挽弓,在奔驰中将箭一一射向目标,以命中目标的多寡区别成绩好坏。

把四个头戴木板的木制人偶安置在相对的矮墙上,这就是“马枪”的考场。考生骑马冲入矮墙之间,挥动长枪,左拨右挑,努力触落人偶头上的木板。木板落地而人偶不倒者为合格。

“步射”以草人为箭靶,考试成绩不但要看命中率,而且还要求射箭的规范。

“材貌”则是对身高的要求,“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唐代的“六尺”约合1.8米,这样的身材,即使是在今天也是相当魁梧的了。

“言语”则以“有神采堪统领者”为佳,“神采”的有无,尽可由考官们见仁见智、凭着感觉判断。

“举重”又称“翘关”,类似现代的举重运动,不过所举之物的重量是一定的,所要比试的,是举重的次数,一般而言,能举起来五次就属于上等。

为了弥补武举只考弓马、膂力的偏颇,唐代还有一种制科考试,偏重谋略,目的在于选拔将帅之才。然而从实际效果看,制科对于军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