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提高治国理政本领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我们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也难以不断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要着重掌握以下重要理论和基本观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新时代的社会条件为基础,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存在而做出的总体部署。第二,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判断准则。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检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与否,以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和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分析方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相结合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新变化推进改革。第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树立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典范,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杨洪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