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C919强度“极限挑战”(3)

如何实现C919强度“极限挑战”(3)

C919飞机副主任设计师赵峻峰

摘要:在中国商飞浦东祝桥基地见到赵峻峰时,他正和中国大飞机“强度兄弟团”——C919大型客机强度试验团队的伙伴们在一起。算上这个夏天,70后赵峻峰已在民用飞机强度设计一线工作了近20年。

“接口哲学”与“脊梁”的长成

“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在那之后,大家一直在反思,推动起一场全新的技术软件和平台建设热潮。赵峻峰和团队不断探入静力试验贴片和监控方式变革的“地下深层”,一个由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创建的三维数字贴片和监控模型诞生了……“其实当时ARJ21新支线飞机2.5g静力试验出问题的并不是龙骨梁合段,而是龙骨梁与机身里面的那部分连接;连接也只是有一块区域中的一段连接出了问题。”赵峻峰说,“最关键、最脆弱的地方往往是界面,是连接处。主体之间的接口最值得关注、最值得思考。”

“接口哲学”更深层次地淬炼着、凝聚着这个大飞机强度技术团队,成为中国大飞机“强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8日,C919大型客机迎来“出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严酷的一次“展翅”。“加载5%,以5%为一级,逐级加至20%,检查设备”……“加载至50%。保载3秒”……“加载至85%。保载3秒”……随着红色数据不断变化,一条曲线同时在两侧大屏幕上跃动。伴随持续加压载,机翼开始向上一点点翘起……终于,当荷载达到试验规定的100%时,翼尖向上翘起近两米!最终,C919大型客机顺利通过全机2.5g静力试验,这表明它强健的骨骼与机体足以支撑它飞上蓝天。

那一刻,监控室里,几双手紧紧相握,目光悄然相汇。“在锻造大飞机钢筋铁骨的过程中,我们也磨炼出了一支强健、团结、能打硬仗的团队。”赵峻峰说,最欣喜的是,大飞机的事业在一代代传承,一大批80后、90后在迅速成长。团队也由原来的三四十人壮大到220多人,由原来的“没有型号任务不得不到处找饭吃”到如今的“型号任务忙得睡不上觉、吃不上饭”。

“从ARJ21首飞、适航取证到交付运营,再到C919首飞成功,整支团队逐渐成熟,也越来越自信。”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周良道感慨,中国的民机事业,从无到有,步伐越来越扎实。中国民机事业的未来,扛在像赵峻峰这样的青年人肩上。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