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政治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报告人:杨毅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简 介: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
总播放:188295
发布时间:2018-08-22 09:30
  •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创新国家安全理念,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开拓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推向新境界。[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一重大论断,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刻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和丰富内涵。[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大势,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带领我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军全部价值之所在。[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杨毅 图片01

    杨毅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不能没有先进的思想引领;一支军队要跻身世界一流,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围绕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当前,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了“三个意味着”来阐释“新时代”。

    第一个“意味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知道,站起来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打出来的;富起来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干出来的。在强起来阶段,我个人认为,我们面临的外部压力要远远超过在富起来阶段面临的。为什么?因为在富起来阶段我们是引进外资搞国际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国企业、资本家也获利了。而在强起来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影响力增大,客观上就挤压着西方传统的势力影响空间,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也大大增加。

    第二个“意味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知道,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当时西方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完了,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历史的终结》。然而中国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胜利,印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特别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在西方看来简直是一个异类。

    第三个“意味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冷战结束之后,西方认为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是唯一可行的阳光大道,然而西方的这一套理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包括美国搞的“颜色革命”,使很多国家社会动荡。在美国枪炮导弹下强行改造的所谓的民主国家更是灾难深重,包括利比亚、伊拉克,这些过去多么富裕美丽的国家,现在却是一片混乱,贫穷落后,恐怖主义盛行。

    反观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这就印证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而这一点对西方来讲那是不能容忍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

    (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充满不确定性

    世界格局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各国因国家属性、历史背景、发展程度、民族利益异同而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动向就是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围绕各国人民最为关切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根本性问题逐步形成的。既有东西方两大集团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对立,又有北方发达国家和南方发展中国家因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割裂,简称为“东西南北”的世界格局。“东西南北”的不同类型的矛盾引发的政治、经济、安全博弈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

    (二)安全、政治领域集团化与经济领域全球化并存

    在经济领域内,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在经济全球化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尽管有些国家,比如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掀起了美国优先、逆全球化、保护主义等,也难以改变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华约也解散了,但北约依然存在,并不断壮大。在重大的地区与全球政治和安全议题上,西方国家“抱团取暖”,协调立场,发出近乎一致的声音。在世界格局中出现了安全、政治领域集团化与经济领域全球化并存的二元结构现象。

    (三)中国国际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回旋空间与战略压力同步增大

    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也是“爬坡阶段”。爬坡阶段的必然现象就是回旋空间与战略压力同步增大,而这种战略压力是全方位、多领域、多方向的。中国国际角色发生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地区大国到全球大国;从国际体系内的配角到主角;从单项大国到综合大国等方面。

    (四)西方国家既青睐我国市场,又打压我国发展

    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由于部分成员不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规定,如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并明确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终止,即2016年12月11日终止。但是西方主要国家至今仍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肆意挥舞反倾销大棒。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严肃而且严重的政治问题。西方国家既青睐我国的市场,又对我国进行打压,防止对其形成挑战。

    (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统筹好“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三者的关系,确保我国经济持久健康发展是一项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紧迫任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六)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与地缘政治学中的传统思维发生碰撞

    地缘政治(geopolitics)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

    在地缘政治学中有陆权论、空权论和海权论三大学派。陆权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年2月15日-1947年3月6日),他的核心观点是: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空权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空军战略理论家朱里奥·杜黑(Giulio Douhet,1869年5月30日-1930年2月15日),他把地理环境与战略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思想方法使其理论在地缘政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核心观点是:制空权是赢得一切战争胜利的前提;掌握制空权就能赢得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独立的空中作战是未来战争战略行动的主要方式,空中战场将是决定性战场。杜黑的理论与核时代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海权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马汉曾任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的海军顾问。他的核心观点是:海洋是世界的中心;谁控制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合作共赢,但是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认为是扩大影响、挤压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传统地盘,并利用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领土、海洋权益争端,挑拨离间,破坏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