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俐:《诗经》与诗教

摘要:衡量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有两把标尺,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对《诗经》的学习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人格塑造的过程当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代教育中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的祖先在创作和学习《诗经》的过程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但给人以艺术审美享受,还用艺术的方式教人们该如何做人。本期报告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赵敏俐为您展现《诗经》教化育人的力量。

赵敏俐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一、大教育家孔子对《诗经》有多重视?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诗经>与诗教》。我先对题目作一个解释。

什么是诗教?从字面意义上看,“诗教”指的是诗的教育。最早专门指《诗经》的教育,特别强调《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礼记》,《礼记·经解》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个说法从古到今继承下来,成为了一个特指的概念。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这首诗里说:“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这里的诗教指的是《诗经》的教育。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里也提到过“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二南》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诗教始《二南》”就是说“诗教”是从《诗经》开始的。作者认为《诗经》里描写的都是圣贤的事迹,值得后世去学习,只可惜后代的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他说“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在中国古代,《诗经》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典范来看待的。宋代以后,“诗教”的说法开始逐渐泛化,泛指关于诗的教育。这种变化与《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

“诗教”的概念就先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孔子的话。孔子说“入其国”,到了一个国家,“国”指的是当时的诸侯国。“其教可知也”,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或者说教化情况。“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如果这个诸侯国的人个个都温柔敦厚,那就是受到了《诗经》的教化。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在民众的风俗教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诗经》。除了这句最经典的论述以外,他还有许多与《诗经》有关的著名言论。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