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沃野写丰收 ——张掖市农科院改革开放40年成就综述

田畴沃野写丰收 ——张掖市农科院改革开放40年成就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张掖市农科院共培育作物新品种126个,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12项、其他奖115项。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突出了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子资源创制、收集、保存及种子科技创新相关成果的转化工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逐年提升。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农科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以党建抓引领,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成果送到企业、留到农户家,为全省乃至全国种业繁荣及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

党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张掖市农科院坚持“围绕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支撑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为根本,充分发挥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做到党建与科研工作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形成了党建上水平、科研出成果的良好发展局面。

推进农业科研单位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强化党的领导。张掖市农科院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务院务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决策机制,明确了谁来决策,如何决策,解决了定位和责权范围界定问题。制定了相关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形成了谋大事、议大事、干大事的良好局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2年11月,农科院党委积极探索组织设置新方式,成立了五个研究所支部和机关支部、老干部支部,实现了党在基层的全覆盖,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创新理念制度机制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长期以来,科研生产脱节的问题一直制约着种业的发展。许多科研人员多在实验室低头搞着各自的实验,更多关心的是个人职称晋升和成果评定,科研活动没有活力。2012年以来,张掖市农科院大胆创新,千方百计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种业体系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闯出了一条成功路径。

首先理念创新。张掖市农科院在改革中明确提出,科研人员要“为农民搞科研、为企业搞科研、为自己搞科研”“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农民学”“能力用项目成效证明,水平以农民增收检验”。

其次,实行“双向兼职”。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通过创办企业、个人工作室等形式,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他们既是农科院的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同时也是企业老板或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双向兼职、双重管理。双向兼职人员在完成院里规定的科研推广任务基础上,工资福利不变,政治待遇不变,职称晋升不受影响,并与其他科技人员在科研、推广、公益活动等方面用同样指标进行考核。

再次,充分下放权力。将原来由院里决定的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成果排名、奖金分配等权力全部下放交给课题组长,最大限度减少干预。

另外,将制度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先后出台多项制度,充分激发了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实行的“一五六”工作机制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典型案例之一。

“一五六”工作机制,概括为“一个自由流动、五个打破、六个100%”。一个自由流动:即本院技术人员可以在农科院与种子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五个打破: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打破学历和年龄界限、打破职称界限、打破学科界限、打破课题组界限;六个“100%”:科技资源配置100%由市场决定,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选题100%由个人决定,科研经费100%由课题组长按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自主支配,课题组人员组成100%由课题组长决定,科研成果排名、奖金分配100%由课题组长决定,科研成果依法转让的收入100%归课题组或个人所有。

一项举措,激活一池春水。科技人员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主动争取项目成为常态。2012年,张掖市农科院只有17项研究项目,2013年为43项,2017年增至56项。如今,张掖市农科院一半以上的技术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走进田间地头,科研成果遍地开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社会效益。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61.7%的“双向兼职”人员虽然占用全院30%的财政经费,却筹集着全院60%以上的科研经费,创造着占全院70%以上的成果、90%以上的社会效益和培训任务。

创新能力逐年提升科技推广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40年来,张掖市农科院共培育作物新品种126个,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12项、其他奖115项。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突出了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子资源创制、收集、保存及种子科技创新相关成果的转化工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逐年提升。

1975年,该院技术人员在国内首次应用轮回选择法培育成“张双695”和“张单488”杂交玉米新品种,拉开张掖杂交玉米制种的序幕。到2017年共培育玉米新品种51个。特别是近5年来,在全国5省区建立原始创新基地268亩,利用现代单倍体育种等技术,年均创制玉米等准单倍体材料30万份、DH系5000份以上,开展杂交组配3万份;培育出玉米、小麦、油菜、甜菜、胡麻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41个(国审品种2个),获国家授权专利45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9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5项,市厅级奖14项。与2010年前相比,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年均增长2—4倍。

张掖市农科院现有科技特派员团队5个、市级科技特派员41名。近年来,全院有37名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的61.7%)通过双向兼职创办、领办、协办的8家种子企业、3家个人科研工作室,主推了“杂交玉米制种满天星授粉技术”“玉米杂交制种果穗自然风干晾晒技术”“4380半膜平铺节水灌溉技术”“金凯2号玉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等10余项技术及“陇辐2号”小麦、“张亚3号”胡麻、“HYB-74”甜菜等3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带动了张掖杂交玉米、茄果类蔬菜、甜菜、油菜等制种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玉米、小麦、甜菜等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每年全程化(从播种到销售)技术服务面积12万亩,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5500万公斤,产值达3亿元。全国5%的大田玉米种子、10%鲜食玉米种子、90%以上的国产甜菜种子都是该院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的。

典型引领砥砺前行不忘初心谱写新篇

张掖市农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带动人才队伍的整体全面成长,形成了人才促科技,科技促产业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忠于职守、敢于担当、能吃苦、会经营、善管理、引领创新创业的“科技型”优秀企业家、“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形成了一个退休老党员甘为人梯,中年技术骨干开拓引领,年轻技术人员积极上进的老、中、青结合的人才队伍。

赖良,90岁,张掖市农科院老干部支部书记。1949年起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赖良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552份鹰嘴豆、110份红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红花种质资源230份。此外,还引进藜麦、构木等种质资源350份。作为院党委树立的学习榜样,近年来,耄耋之年的赖良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现仍在试验田里进行种质资源的研究,被称为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一人。2016年12月,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年度突出贡献奖。

郝铠,张掖市农科院科协主席、玉米技术团队负责人、甘肃省金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掖市农科院“双向兼职”体制机制改革后走出的首批科技特派员。在他的带动下,本院技术人员先后创办了金源种业、中天种业等8家科技企业,解决了150多人的劳动就业。近4年来,他本人作为主持人,获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培育的金凯系列玉米品种每年在省内外推广100余万亩。

石建国,张掖市农科院经作所支部原书记,研究员。他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张掖首家个人科研工作室,主要开展玉米、小麦、甜高粱、啤酒大麦的新品种选育工作。近4年来,开展了16项试验研究,在张掖、海南及伊朗建有原始创新基地130亩,并建有成果转化基地2000亩,已收集各类种质资源7000多份,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4个。他于2018年初退休后表示,继续奋斗10年,培育出更多的品种。

闫斌杰,国家现代农业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双向兼职”后,他创办了金宇种业公司,主要进行甜菜新品种培育及非主要农作物制种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近年来,该公司从国外引进甜菜品种50余个,自主培育出3个甜菜新品种应用于生产。现每年繁育国产甜菜品种种子300亩,占国产品种繁育面积的90%。他将制种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制种区群众为他送上了锦旗与感谢信。

王爱文,张掖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支部书记。他带领5名科技人员创办优立盛种业公司,进行蔬菜新品种培育及制种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先后引进国外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新品种115个,培育出“张甜椒1号”等3个蔬菜品种。引进国外PL2蔬菜制种技术,经改良创新后推广应用于生产,亩均产值3.3万元,居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张掖效益最高的制种产业。

实践证明,张掖市农科院推行的“双向兼职”等运行机制,不仅让农业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还成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这些举措在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破解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农业科技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的痼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了有益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个人收益、对单位贡献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