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2018-10】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北京作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2016年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新要求: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成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新定位,是北京发展的新坐标。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条件优势

创新主体优势凸显。北京的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和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以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之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实力最突出的群体,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17年底,北京科技型企业超过50万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总收入超过2.2万亿元。科教资源在全国最为密集,截至2017年底,北京拥有普通高等学校92所。在京科研院所总量达1000多家,涉及领域众多,既包括国家级、市级科研院所,也包括民营科研机构、企业自建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石。北京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00余家,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实验室120家,占全国的28%;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1/5。

创新人才储备丰富。顶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加快聚集,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优势日益明显。北京人才资源总量达651万人,其中研发人员37万人,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8%。截至2017年底,北京累计吸引和培养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8人,聘请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16位科学家为中关村海外战略科学家,通过出入境便利化改革试点为662位外籍人才办理“绿卡”。北京人才结构高端化特征明显,拥有两院院士756名,约占全国的一半;“千人计划”人才1658人,占全国的1/4;“科技新星”青年科技人才2275人。人才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在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28.3%,最年轻的获奖者仅24岁。随着“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人才计划的相继落实,北京已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强磁场”,初步形成国际人才和国际资本的密集区。截至2017年6月,全市共引进“海聚工程”入选者901人,其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33人、各国院士16人,涌现出一批由“海聚”人才创办的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成果领跑全国。北京把基础研究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先导,不断深化前沿技术研究,一批重量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从属地技术发展水平分析,北京在国家领跑技术达到55.7%,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北京地区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8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6.1%。2017年12月26日,北京发布高精尖产业标准和产业类别目录,促进和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10个重点产业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获批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7.1万辆。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全国发展高地,拥有全国过半数研究机构,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5家企业入选全球人工智能创新100强。与河北签约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2017年,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1.5%,作为京津冀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截至2017年底,北京输出17个合作省区市技术合同13398项,成交额800亿元。

创新改革成效显著。积极探索市场机制改革,加快建立“1+N”创新政策体系,以中关村先行先试为引领的制度创新结出硕果。2015年11月,昌平区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手成立全国首个“双创社区”,依托回龙观社区高密度、多元化创新人群聚集的优势,打造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回龙观现已成为创业与生活相互融合的社区典范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典范。2017年7月,定位为“创业者的银行”的中关村银行正式开业,以服务“三创”(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为根本宗旨,是北京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银行。

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不断提升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北京积极实施双向开放创新,支持高端科技“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全面部署开展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33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北京企业在全球布局582个研发机构,境外上市企业达101家,1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京累计设立研发机构81家。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还存在短板。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八年排在世界第二位,但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和影响力远低于国际主要创新型城市;Science、Nature、Cell论文数量少,自然科学领域缺乏重大科学突破。基础设施布局较分散,互相关联不强,部分设施相对落后。尖端科技领域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多,原始创新和对高端技术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例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16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14.2%,发达国家则平均在15%—25%之间。诺贝尔奖获得者远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直到2015年我国才出现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主体。2015年,北京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26%。2016年,471家在京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97%,与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6%)不相匹配,远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7.9%)。从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看,2016年北京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的比重为37.8%,低于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的比重(49.2%)。与美国硅谷和深圳相比,北京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规模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管理队伍。科技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除了必备的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方面的知识外,科技管理部门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甚至是交叉学科的知识,需要跟踪前沿科技发展的态势。我们的科技服务业还不发达,面对大量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管理部门要有很强的服务能力,包括政策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等。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精细化。2017年,北京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4.5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居全国首位,但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落后于广东。从含金量看,2016年,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北京有两家,均是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排名第三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六的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而广东占据7家,其中6家在深圳。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推进路径

深化创新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关于创新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有个比喻非常精辟,“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通过一揽子顶层设计,统筹推动科技、人才、投资、金融、财税、教育等多领域协同改革。

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创新资源主要包含人才、资金和产业三个要素。北京的创新资源集成,需要全力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在“三城一区”中内生动力最强,要努力把中关村打造成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的天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要通过建立开放式、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推进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从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未来科学城要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央企之间、央地之间、央企与高校、民营企业等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积极承接“三城”的科技创新成果。

围绕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政府是体制创新主体而非科技创新主体,要发挥政府的协调促进作用和市场的能动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研发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要切实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作中,特别是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融入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与其他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盟,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在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基地基础上,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生态环境。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人才是关键因素,要建立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和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政府要通过购买服务推进创新服务,为企业创新打通市场通道。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形成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的网络结构问题研究”(16JDYJB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 陆园园,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