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经济

“强监管”下金融运行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改革开放40年金融业发展

报告人: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教授
简 介: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随着金融业发展和金融风险形势变化,金融监管与协调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从金融活动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切入,着重阐述“强监管”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传统金融运行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强监管”下金融如何服务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内容。
总播放:1598
发布时间:2018-11-15 14:15
  • 赵锡军教授由市场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收入与分配等基本概念切入,详细介绍了金融的投融资功能、不确定性特点、运行风险,以及我国的金融政策和监管工具,并简要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 由于前几年金融风险事件频发,我国自2016年开始不断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形成“强监管”。“强监管”的主要表现,包括:一是密集召开金融方面的工作会议;二是出台大量金融监管法规和文件;三是加强对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大力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赵锡军教授通过2013年以来出现的“钱荒”“股灾”等金融风险事件,分析我国基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和发展起来的传统金融运行模式,并阐述这一模式所带来的货币信贷增长快、资产质量下降与金融风险上升、负债增长迅速和不当杠杆增加等特征,限制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须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要在短时期内完成的“新”“旧”运行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必须以“仅仅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为落脚点,这样才能在“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等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一个“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新时代金融运行模式。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