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

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部署和安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宿松县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一、要以乡村党建引领乡贤文化。乡村党组织要结合乡村党员文化素质好、带动致富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乡贤文化,让“党建引领”成为新时代乡贤文化的鲜明特色。一要建章立制。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乡贤研究机制、乡贤联谊机制、乡贤参事机制、乡贤服务机制、乡贤礼遇机制,制定乡贤文化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乡贤文化工作组,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途径进行推荐和挖掘,开展调研和摸排,整理乡贤文化脉络和线索。把培育“乡贤文化”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目标体系,实施动态监测和考核评估。二要活动推动。要成立由党组织书记、乡贤达人、老党员、热心家乡公益人士组成的乡贤文化宣讲团,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组织党员学习讨论乡贤精神,弘扬乡贤文化,推进乡贤文化进村民组、进学校,开展乡贤文化教育、典型事迹宣传等文化志愿服务。三要落地生根。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新媒体的功能,还要好好利用公园广场、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学校、公共交通、银行、医院等行业(窗口)单位的作用,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让人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耳闻目睹“乡贤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要以乡贤文化繁荣乡村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但农村的发展却仍然是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农村不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很突出,而且农村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缺失也不可小视。迫切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根基是乡贤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唤乡村文化筑“魂”。一方面,要奠牢基石。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认识培育“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把繁荣乡贤文化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要组织乡土人才对镇村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贤文化元素进行发现和挖掘整理,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举办各类竞赛展示活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文化;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抓手,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

三、要以法治文化规范乡贤文化。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中,如何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贤士支持乡村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应当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肩负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以新定义认识新“乡贤”。“乡贤”是封建农耕文化的一种产物,原指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贤”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乡贤”是“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因此,如今的乡贤是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有心回报故土的贤才志士等。另一方面,要以法治的眼光甄别“乡贤”。近年来,有些农村的宗族势力抬头,村民间利益关系复杂。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要对古老的乡贤文化,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防止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乡贤文化”的旗帜,搞封建、腐朽、非法活动,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人穿上“乡贤”的外套。才能真正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