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论人民必胜

【2018-12】论人民必胜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12-0038-04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联想起当年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一句“人民万岁”将开国领袖心中装着劳苦大众和人民群众的初衷表露无遗;一句“人民必胜”将新时代党的总书记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昭示天下。

崇高地位:人民至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至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朴素道理。民者,国之本也。从《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孔子的富民、利民、教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都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逻辑。在历史的长河中,谁能坚持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谁就能攻克险阻、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消除危险,取得治理天下的成功。谁若背离人民,视人民为草芥,都会在风云际会中败下阵来。人民至上,这是关系国家兴衰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期都不过时。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早在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至上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光辉旗帜。长征路上,红军经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床被子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不昭示着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与决心。

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从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居于最高地位,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

强大根基:人民群众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人民是立党之根。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如果把我们党的事业比作一棵大树,人民群众则是坚实的大地、肥沃的土壤。我们党自诞生之时起就把生存与发展之根深深地驻扎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与共。历史不能忘记,面对如磐的风雨、如晦的岁月,人民群众把我们党员紧紧地拥于温暖的怀抱之中,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什么叫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人民是胜利之本。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鲜明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儿上战场……没有陕北人民的小米哺育,革命政权无所依存;没有江淮人民的独轮小车,淮海战役不可能胜利。回望历史,自鸦片战争起,我国遭受列强多次侵略,每次战争的结局几乎都是割地赔款,根本原因在于失去了人民。而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历程证明,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发动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无不胜、永立不败的基因和法宝。

人民是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在于为民;执政之基,在于为公。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全部活动的立足点和归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不顾民意、不解民忧、不谋民利,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苏共亡党的教训很多,民心背离是其中决定性因素之一。历史一再证明,民生不可误、民心不可欺、民情不可违、民权不可侵。“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人民是改革之源。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改革从安徽凤阳的大包干开始,企业改革从福建企业要求松绑开始,市场调节从集贸市场开始,多种经济成分从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对外开放从三来一补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人民立场,激发人民力量,这不仅是历史的启迪,更是再创辉煌的遵循。

奋斗目标: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马克思早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提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赢得人民解放。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从南湖红船到上海弄堂,从延安窑洞到人民大会堂,星星之火遍地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诞生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建立的是人民政权,致力的是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压迫与剥削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坚持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巩固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把民主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增进人民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毛泽东指出:“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并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总体部署,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实现人民共享。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让13亿多中国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努力奋斗的核心要义、立场情怀,是评判奋斗目标实现与否的第一标尺。因此,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坚定信念:人民必胜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我们党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民立场,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不断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人民,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和奋斗坐标。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只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心心相印,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始终牢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传家法宝。有外国观察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所有概念中,群众路线是最复杂和最带普遍性的概念,包含着中共全部的秘密,是最为重要的软实力。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毛泽东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奋战15年,植树造林、兴修水库、治理风沙,把荒芜的东山岛变成富饶米粮仓,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并相沿成习,以此表达老百姓对谷书记的敬重和怀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

始终坚持人民评判。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一切决策和工作的基本依据。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郭海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