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三个“伟大飞跃”(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用三个“伟大飞跃”,精确概括了4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极大改变。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三个“伟大飞跃”,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立潮头、接力奋斗,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最早也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作出完整的表述。

为什么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这三者并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时,科学发展观从重大战略思想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上,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早是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具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我们要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这五个方面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并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时,已经把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统为一体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三个面向”以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整合于一体,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第一次提出“四个自信”。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指出我们所要自信的文化,包括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完整的表述。

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层面——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就日益完善起来了。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都不是天然生成、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三、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在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尽管我们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水平有了很大改变和提高,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了很大增长,但由于实行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由于城乡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于农业生产体制上的弊端,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整个国家还处于普遍贫穷状态。

面对如此形势,1978年12月13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最早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

再后来,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经过1982年党的十二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小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小康社会的内涵作了新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这就比一开始邓小平同志所提的小康内涵更加丰富了,小康不只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指标。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