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好理论支撑

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好理论支撑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并要求我们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化理论传播规律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努力让只见“故事”不见“中国”的“轻”作品“重”起来;让只有“中国”而缺少“故事”的“薄”作品“厚”起来;让脱离实践的“虚”作品“实”起来;让叙事平平的“弱”作品“强”起来。

抓住事实背后的时代、社会和政策元素,让中国故事脱“轻”向“重”。宣传思想领域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需要走出“简单就事论事”的习惯思维,让中国故事“重”起来。这里以媒体的先进典型报道为例。先进典型一般分为典型个人和典型集体,一些在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行业和地区也属于先进集体范畴。一段时间以来,有些新闻工作者笔下的典型报道只有被报道主体自身的努力,好像典型的觉悟和创造力是天上掉下来的,既看不到时代发展的影响,也看不到政策环境的支持,更看不到各界群众的助力。这是一种只见“故事”、不见“中国”的报道方式,客观上导致我们十分重视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体没有讲出中国故事的应有分量。事实上,哪个时代的典型都是在与所处时代环境的互动中脱颖而出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我们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要充分认识典型与时代环境的关系,把握典型报道的全面性,在讲好“典型故事”中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要善于把握一个个具体故事的中国背景,从而让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出现在公众面前。

抓住国家发展中的群众元素和基层元素,让中国故事脱“薄”向“厚”。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对于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让中国故事“厚”起来。什么是中国故事?目前,有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对中国故事的理解过于侧重宏大叙事,这样容易导致中国故事表达不务实、题材不全面、情节不生动,而在世界上好的中国故事之所以还不够多,这种认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只要是与中国联系起来的故事都是中国故事。真实发生的事情作为真实情况讲出来是中国故事,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创作讲出来也是中国故事;中国人在中国发生的故事是中国故事,外国人在中国发生的故事是中国故事,在国外发生的与中国相关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一个人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故事、一个集体的故事、一个单位的故事、一个行业的故事、一个地区的故事都可以是中国故事。当我们把发现故事的眼睛不只是对着宏观层面,而是在强化“四个意识”的基础上对着基层、对着群众、对着问题时,我们的搜索范围将扩大很多,中国故事将从单薄变厚重,故事数量将大大增多,讲故事的本领也将在多讲的基础上强大起来。

深入实践,抓住实践,让中国故事脱“虚”向“实”。当前,一批讲好中国故事的有血有肉的鲜活作品令人欣慰,但也有少数作品不结合火热的实践,喜欢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导致作品虚化、同质化,不够厚重。马克思曾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联系实际绝非没有理论高度,与思考深刻不仅并不矛盾,反而增加深刻感和说服力。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个繁殖能力极强的“有机物”,往往是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讲中国故事只要针对问题,问题错综复杂,故事必然由“虚”变“实”,千变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空间极其广阔。我们要引导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主动讲好自己工作中的中国故事,主动配合宣传思想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

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让中国故事脱“弱”向“强”。目前,宣传思想界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很高,成果不少,也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需要高度政治意识、思想见识、专业才识的工作,不是读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文章就可以很快掌握的。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创新探索,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中国故事“强”起来。

一是在突出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上持续创新。只有真正坚持人民性,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故事的主角,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换言之,哪里有人,哪里才有生气;哪里有人的牵挂,哪里才有关注度。讲好中国故事,要反对“目中无人”和“笔下无人”,要始终在“有人”和“有人气”上下功夫。

二要在突出群众喜闻乐见上持续创新。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上升期和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衍生出的矛盾和问题,给社会成员带来许多困惑和迷茫。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提供让人民群众感到“解渴”的作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在与群众互动交流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这样讲故事如同交心,能够让中国人舒心,让外国人关心,从而使党和政府的“中国理念”更入心、更贴心。

三要在提升理论宣传水平机制建设上持续创新。要加强各级领导讲好中国故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宣传思想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媒体的宣传思想阵地导向建设。其中媒体要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基础上,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把握时代需要,为既“有人”、又“有人气”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为既有“中国”、又有“故事”,既有理念、又有实践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让中国故事在“绿色通道”的引领中一要多起来,二要好起来。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