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问题和新思路(2)

前面我们说到“四大板块”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党中央还要提出“三大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三大战略”的提出有助于解决“四大板块”之间以及板块内部的差距。首先,“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从一个例子就能看出来。2010年,四大经济区域(“四大板块”)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是:东部52%、中部20%、西部19%、东北9%。可见,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三大战略”的提出,从东到西就贯通起来了,从南到北就互联互通了,这样就可以突破区划和市场分割,加速要素商品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其次,还有助于缩小板块内部的差距。比如说,京津冀三地在人均财政收入、企业的退休养老金、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的较大的差距。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各种“断头路”被打通,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及产业对接,这些都将有利于京津冀内部差距的缩小。

第二个方面,“三大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三大战略”打破地域界限,突破区划分割,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都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第三个方面,“三大战略”的提出加速形成区域互联互通的新机制和新路径。“三大战略”的核心功能就在于互联互通,既包括硬件的互联互通,也包括软件的互联互通;既包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包括区域合作机制的互联互通;既包括国内区域的互联互通,也包括国际区域和国内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互联互通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反应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效应。“三大战略”打破地域界限,减少市场分割,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导致更大范围的竞争,迫使企业要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了创新效应。二是规模效应。“三大战略”互联互通,促使人才和其他要素向一个产业集中、向一个地区集中、向一个城市集中。这种集中就有利于形成行业的规模经济或者是内部的规模经济,从而激发各地区的发展活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三是互补效应。以“三大战略”为引领,构建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经济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先从一个点然后到一个线,再构成一个轴,在轴上纵横交错发展就形成了一个带。这样就构成了由点到线到带的发展。这种发展有利于促进各个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社会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效应。

(二)京津冀的定位和功能

以上我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发展格局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介绍。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京津冀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对京津冀整体做了一个定位。这个整体定位充分说明了京津冀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整体定位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第一个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引领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促进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的战略平台。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世界级城市群不只反映在城市的规模和城市的数量上,它是由各层级城市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里面河北的雄安新区将构成京津冀世界城市群重要的一极,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第二个定位,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京津冀要成为改革的引领区,就要突破原有的矛盾和冲突,要突破原有的由于区划形成的市场分割,还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的束缚,要建立利益分享和共享的机制,促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个定位,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京津冀区域要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要形成新的增长极,就要推动要素向京津冀城市群集聚,要不断改善京津冀的营商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相应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增长动力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转换,形成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全国的科技创新。

第四个定位,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通过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的修复,京津冀要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样板。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