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搞建设,就必须要牢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党的建设亦是如此,要搭出“九层高台”的良好效果,就必然要夯实党的政治建设这个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意见》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可见,政治能力与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政治能力是干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干部能否挑重担的“第一标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政治能力就是需要党员干部打造的“金刚钻”。有了这把“金刚钻”,在我们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再难再险的“瓷器活”也不在话下。
用好政治历练的“磨刀石”。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实践是锤炼能力的大课堂、大舞台。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的必经途径。现如今,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干部并没有经历过像老一辈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练”和“洗礼”,逐渐丢掉了昔日“吃苦”的传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考验干部毅力。政治历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没有“速成班”,不仅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而且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思想准备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烧旺政治生活的“大熔炉”。熔炉的温度决定钢铁的硬度和纯度,在熔炉中锤炼党性,在熔炉中提升政治能力。从严从紧落实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通过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按时足额交纳党费等具体事项,锻炼党性、淬炼品格。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以高度的党性觉悟和担当精神开展自我批评,大胆地进行灵魂解剖,向组织交心、向群众交底,真正做到襟怀坦白。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培养良好的民主素养、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敞开大门虚心纳谏,敞开心扉谛听真言,广开言路、广纳良谋。
常照入党初心的“反光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是民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中,始终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一切问题的实质、核心。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锤炼敢于斗争的“精气神”。锻造政治能力,扛起政治责任,就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无数事实也说明,在重大风险面前,不怕开战主动迎战才有生路,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应对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就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勇于担责,积极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把棘手的事办妥,把难办的事办好。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304/103593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