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从文字的数量看。哪些内容的字数越多,讲得就越详细,也就越重要。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稳增长的内容是1230个字,是比较重要的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容有1800个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说明现在面临的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各种压力也比较大。
第三,从内容和提法上看。2016年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讲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这个词用的不太多,值得我们关注。另外,关于“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主要是针对2018年在去杠杆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稳增长的目标是稳就业
十八大以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就业的重要性,把稳就业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这是与以往不同的提法。要发力而且是要全面发力,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样的政策趋向体现在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经济层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过去主要讲财政、金融,现在把就业放在宏观层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放到宏观层面,就表明这不是一般的微观问题,过去我们经常把就业当成一个微观问题来解决,其实现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宏观的层面,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稳增长首要是保就业,就业稳才能收入增,一般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就业,就业就要达到充分就业,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8年工作的时候就说,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至关重要。尽管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是非常好的,那就是就业。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充分就业,我们现在基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今年的目标是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三)稳增长政策突出三大重点
第一,宏观政策强调减税降费。这个力度是空前的,过去几年都在减税降费,但是2019年的力度是最大的,前所未有。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第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现在讲的稳增长不能是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或者投资规划,而是重在激发市场活力,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举措激发市场活力的思路比较突出。
第三,扩大内需。实际上稳增长政策是一套组合拳,宏观政策强调减税降费,微观政策强调激活市场活力,最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2019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这是中央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基本判断。
(一)三大压力叠加
第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阵痛期、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现在正身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困难的环境之中,所以会感到压力重重。
第三,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实现稳增长、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项任务,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等多种关系,政策抉择和工作推进的难度明显加大。比如,稳增长和防风险的两难,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通过结构性去杠杆的方式进行调节;稳增长和调结构长短两难,调结构是长期的,稳增长是短期的,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减税和税收增长之间的矛盾;房地产稳定中的两难问题;金融改革和金融稳定之间的问题,等等。
(二)主要经济问题
第一,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现在看来世界并不太平,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对全球格局的影响还在继续,使世界具有许多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有的可预见,有的不可预见,这就对我们的经济形成一种输入性的风险。主要是全球经济动力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许多权威机构都预测,201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要继续放慢,继续调整。
但这是短期的风险,长期的风险来自于前堵后追的压力增大。中国现在面临的双重压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从2018年至今,甚至未来许多年都会有,而且还在不断增大。堵的压力体现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特别是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政策出现重大转变。追的压力就是比我们后发展的一些国家具有成本优势,当我们的比较优势消失,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就会加大。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导致我们的出口压力加大,因为我们的经济开放度是比较高的,出口的压力加大,对外经济可能就要出现下滑,必将成为经济要面临的压力之一。
第二,消费增速减慢。2012-2017年这五年内,我们的消费都是平稳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基本都保持在10%以上,2018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这是一个新问题。消费是支撑经济的主要因素,消费增速放慢,下行压力毫无疑问在加大。
第三,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实体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年一直都面临一些困难,2017年稍好,2018年困难加大,预测2019年会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困难有很多的原因,房地产的集聚效应,实体经济的成本上升,导致回报利益下降,等等。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这个问题从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事件就能反映出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不强,就会受制于人。这个问题在我们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关键的短板,过去我们讲的短板都是讲民生的短板,生态环境的短板,农业的短板,现在我们讲的短板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关键变量,就是创新能力,就是关键技术,掌握不了重大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就是短板。
三、2019年宏观经济预期的目标
2019年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跟往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调整,但是有微调。
经济增长目标适当下调,下调多少呢?2019年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有所下移,但是下移不到0.5个百分点,可能是0.2或0.3个百分点,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6-6.5%之间。在2019年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与内部问题交织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增长很难达到6.5%左右的高区间,但是也不能滑出合理区间,也就是说不能滑到6%,6%以下更是不行的。预测大概是在6.2%、6.3%这样一个增长水平,这个目标毫无疑问是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的要求。
其他目标保持稳定不变。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这些都跟去年一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最高的时候是3.5%以内,现在没有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再上升也很难达到3%,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也在放慢,中国经济也在放慢,价格不可能加速上升,除非有一些外部冲击,比如能源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目前看来也没有这种可能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这是不变的。这些不变的指标对整个经济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