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俭自律的古代循吏

守俭自律的古代循吏

节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勤俭是持家兴业的根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国家的出现,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亦提倡节俭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提倡和推广,对于净化社会风气、重塑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勤俭治家

古代循吏多数都坚持以节俭为原则治家持家。范仲淹父亲早亡,在其两岁的时候,随母亲改嫁到朱姓人家,生活非常清苦。艰苦条件培养了他崇高的志向和勤俭的作风。后来他回忆这段清贫生活,用一句诗来概括:“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他走上仕途后,仍然以严格的节俭精神要求自己和家人。他在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想回苏州老家一趟,下属看他积蓄不够,就要为他筹措路费,却被他断然拒绝。他看到儿孙们穿着朴素,非常高兴,但仍不忘告诫儿孙:“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范仲淹治理家极严,对于可能出现的危害家风的事件都要提出严厉批评。他的儿子范纯仁娶了朝廷重臣王质的长女,儿媳在娘家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来到范家后,不适应俭朴清贫的生活。当范仲淹看到儿媳从娘家拿来上好的丝绸做帐幔时,就严厉批评儿子和儿媳:“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此后,范仲淹儿媳逐渐改变了先前的生活习惯,与范纯仁一起过上了清贫的日子。范仲淹去世后,家中没有余财,以至于“殆无新衣”,只能靠朋友筹钱以奉葬。他的儿子范纯仁继承了其父勤俭的家风,从布衣一直做到宰相高位,始终不改清廉之风,《宋史》评价其“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范纯仁提倡的“惟俭可以助廉”铸就了他一代名臣的风范。

力矫时弊

古代循吏为了矫正奢华的不良社会习气,一般都要力倡节俭。在司马光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物质繁荣的时期,士大夫争于奢侈。官员家中设宴,如果没有皇宫酿造的酒、没有从远方采购的珍奇果蔬、饭菜的种类不够繁多、器皿上不摆满食物的话,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因为担心被讥讽。差役穿得像士大夫,农民穿丝绸做成的鞋子,不同阶层的人都纷纷追求物质享受,奢华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为了矫正这种不良的社会习气,司马光用文章陈明观点,深入浅出地提倡节俭精神,并身体力行,以矫时弊。司马光一生极为节俭,从1961年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宋司马光通鉴稿》中可以看出,他所用稿纸都是用过的,经常将淡墨的字迹涂掉后继续当新纸使用。当时,别人讥笑他寒碜,但他仍以节俭为美德,乐之如故。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女,自己是“寒族”出身,“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并引述孔子“与其不逊也宁固”的节俭思想,还讲述李沆的事作为范例——李沆任宰相之时,修建的住宅太过狭窄而遭到门人议论,但李沆回答说,这已经很阔绰了,司马光讲述此事,是为了说明高明的人是从精神层面认可节俭的。

始终如一

古代循吏为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一般都能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曹操出生于富贵之家,从小衣食无忧,但他却能严谨自律。当时,北方经济发展缓慢,物资储备不丰,民生改善乏力,曹操于是力主节俭并身体力行。他自己的几件衣服已经穿了10多年,但每年都要对这些衣服进行缝补,以备继续穿用。“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事无韦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粗皮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者也。”曹操的这段话成为他带头倡行节俭的真实写照。他还用这种节俭精神勉励家人和下属。他在家书《内戒令》中告诫家人不得燃香:“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然诸女配国家,因此得烧香。吾不烧香,恨不遂初禁,令复禁不得烧香。其所藏衣,香著身亦不得。”当时,燃香是用香料改善室内空气的一种办法,是贵族的一种生活习惯,是奢侈生活的体现。作为一方权要,曹操能够厉行俭朴精神,告诫家人禁止燃香,可见其重视节俭的力度。

古代循吏将节俭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纪律要求和生活习惯。《周易》中说,“用过乎俭”,强调一种用度节俭的生活习惯。汉朝名臣朱博生活非常节俭,“不好酒色游宴”,身份地位逐渐升高,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直不变,“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杯”,一生守俭如一。汉朝名臣王良,在为官期间,“在位恭俭”。在他做大司徒司直时,属下的司徒史鲍恢因为要到东海办事,路过王良家,就顺便到他家问候,看是否有家书托自己带给王良,正遇王良的妻子穿着麻布衣裙,拖曳着柴禾从田地里回来。鲍恢问她:“我司徒史也,故来受书,欲见夫人。”她回答:“妾是也。苦掾,无书。”鲍恢没有想到堂堂王良大人的妻子竟然穿着如此简朴,但也心生敬佩之意,从中可见王家节俭之风。朱博和王良将节俭之风化为自己的生活常态,成为时人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