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练担当的古代循吏

干练担当的古代循吏

有很多循吏长期在一线工作,接触到大量现实的复杂难题,悉心研究,分条梳理,不断总结经验,在治理复杂难题方面作出了重大成绩。干练担当是他们能够作出成绩的基础所在和本领所在,他们用自己干练担当的底色书写了能臣的传奇。

赛典赤建功云南

出生于西域的赛典赤,曾经追随成吉思汗西征,因为干练担当,颇受成吉思汗的信任。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云内、靖、丰州地区百姓流离失所、匪患严重,权贵践踏现象时有发生,三州地区急需一名干练之臣来治理,窝阔台于是委任赛典赤主政三州。上任后,赛典赤安抚流民,肃清匪患,惩治不法权贵,经过几年努力,三州地区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走向正轨。此后,赛典赤在其他多个地方官任上进行历练,都干出了卓越的政绩。

忽必烈上台后,仍然重用赛典赤。公元1274年,忽必烈委任60多岁的赛典赤为刚建立的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当时云南已经建立行政章制,然而民族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主政云南的元朝统治者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加剧了局势的混乱。如果不能治理好云南,就会为下一步统一中国的部署造成不良影响。肩负重任的赛典赤来到云南后,受到云南王秃鲁的质疑和排挤。赛典赤通过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式,最终说服秃鲁一起和衷共济,共同治理好云南。

赛典赤进入云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行省和王府的职责界限,经过与王府秃鲁协商,确定行省是执行中央命令的权力机关,王府是监督行省办事的机构。随后,赛典赤改革云南政治体制。公元1275年,赛典赤向朝廷上疏奏请取消军官民政制度,明令武职人员不许过问民政,解除了过去武官问政导致为政多暴的弊政枷锁,为云南扫除一大祸患。赛典赤引进川蜀地区的农业技术人才,给云南带来先进的种植技术,改变了云南不种稻子、不养蚕、不种麻的落后农业发展状况。当时的滇池水患十分严重,为了治理滇池水患,他亲自调查有关水患情况,吸取以往滇池治理经验教训,提出具体治理办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滇池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滇池之水被治理好了,滇池旁边的沼泽变成了沃土良田。经过赛典赤的认真工作,云南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颇有江南风采。

云南地处祖国南疆,文化比较落后,人才比较匮乏,当时只有有地位有金钱的人才能受到汉族先进文化教育,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赛典赤修建孔庙,聘请川陕等地硕儒之士到云南传道授业,鼓励青年入学读书。这些举措促进了云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公元1279年6月,赛典赤在云南病逝,时年69岁。当地百姓为他举哀。忽必烈充分肯定他的政绩,下诏云南省官吏要遵守赛典赤制定的各项典章,不得随意更改。

方克勤治政济宁

方克勤自幼爱学,被誉为“神童”。公元1371年,被朱元璋征召为济宁府知府,实现了他报国为民的夙愿。济宁府本来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比较悠久,然而元朝末年,元朝派军队频繁剿杀济宁府的反元活动,造成当地经济凋敝、田园荒芜、人口减少。这里急需一名干练担当之臣,着力于恢复被破坏的经济。上任后,方克勤问计于民。他轻车简从来到民间,深入了解百姓疾苦,并且寻找一些在当地有权威有影响有声望的长老,询问为政得失。他还拓宽反映情况、建言献策的渠道,告诫府衙官员禁止他们叱骂来府衙反映情况的百姓。

当时济宁府百姓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沉重的赋税。虽然当时朱元璋深感济宁府连遭兵燹,便下诏三年不征济宁府税收,希望当地老百姓能够通过积极垦荒,使得经济面貌能够发生变化,但是,济宁府官员为了出政绩,暗地里征收税款,要求百姓参加各种不当徭役,加重了百姓负担。方克勤了解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情况上报中书省,请求罢免不时之徭役,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明朝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征收税粮,验粮官被称为“斛卒”。手持量具的“斛卒”在称量税粮的时候,随其下手轻重不同,所征收的量就不一样。“斛卒”为了从中捞取油水,肆意盘剥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方克勤了解情况后,改“斛卒”掌握量具为百姓自己掌握量具。百姓欢呼雀跃,至此可以不被盘剥。

朝廷出于维护稳定秩序考虑,不允许百姓行船,运送货物全凭牛车。济宁府的老百姓每遇到雨雪天气,牛不堪寒冷,死掉很多。老百姓希望官府能够准许船运。州县官吏担心违法,不敢答复,上报给方克勤。方克勤当即表态:“我只知道应该方便老百姓,为百姓着想,应该抵制这种过时的诏令。”没有为民担当的勇气和魄力,怎能够作出这一符合百姓利益的决断,方克勤的这一举措让老百姓从中受益很多。

方克勤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使得济宁府短短几年间面貌就发生变化,一改过去荒凉衰败的景象,家家有余粮、人人安乐业,人口数增加,鸡犬声不绝。方克勤还深知教化的重要性,认为治政之本当“以教化为先”。一方面,他大力兴修学校,广聘名师,提升济宁府文化气息。在他提倡和督办下,济宁府内新增学校数所、校舍数百间,有2000多学生。另一方面,方克勤亲自登上讲台,讲授儒家经典。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和平台,传道授业解惑。公务之余,他召集属吏讲授诗书律法,寒暑冷热均不曾间断,属吏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办事效率。他还经常教民以实际知识,让百姓学以致用。当地百姓原来用芦苇编制成仓库以蓄粮,容易遭火灾。方克勤移风易俗,教会百姓烧制砖瓦,改草房为瓦屋,避免火灾。

方克勤在济宁府担任三年知府后,朝廷考察各地官员业绩,济宁府为“六府之最”。1375年,朱元璋因方克勤担当干练且政绩卓越,特在朝廷赐宴,对其奖赏勉励。他也得到了济宁府百姓的爱戴。当地百姓编了首歌谣称赞他:“谁罢免了我们的徭役,是方知府出的力,谁使我们的庄稼成活,是方知府的及时雨,方知府不要离开这里呀,他是我们这一带百姓的父母。”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