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立传 为新时代明德

为新时代立传 为新时代明德

春潮润育大地,百花盛开。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摄图网_500706413

2019年3月28日上午,中央文史研究馆召开了2019年第一期馆员双月文化座谈会,参会馆员在会上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围绕本次议题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文明复兴之路

王仲伟(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各界都有这样的期待,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作为GDP第二,现在已经是铁板定钉,但GDP第二不等于我们民族作为一个文明复兴,作为一个文明在世界上要复兴,那至少给世界提供四样东西:

第一,独特的知识体系。对人类宇宙社会万物的看法,所提供的知识能照亮人类,到目前为止知识体系严格来说还是西方比较厉害,没有说拉美,也没有说东方、亚洲、非洲提供的。

第二,人类社会整个按照什么规则运转,包括教育、医疗,120急救按照什么规则标准来运转。社会越来越复杂,怎么管理社会需要规则,标准体系和规则体系是一种重大的文明。一个民族能不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规则体系,可以让全球大家庭都按照这个规则体系做。

第三是审美体系。

第四是价值体系。有一套能引领整个人类的价值观。

按照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到明年全面小康的任务就划句号了,可以向世界宣布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是初步小康,党的文件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什么是更高水平?更高水平的小康,不仅是物质更大更丰富,而且国人的精神风貌有改进,把国人的精神风貌得到世界的认同和敬仰作为我们发展的目标,而不仅仅是GDP,经济发展GDP为当前我国新时代的物质基础提供重要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的文明崛起。

铸造时代之魂

王石(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与时代同步伐,首先要认识和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当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讲社会科学,开宗名义就讲“新时代”,讲“与时代同步伐”。即使讲中华传统文化,也一再强调“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在国际问题上多次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零和游戏,提倡共同利益,提倡共同发展,进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为这个新时代增加了一个新的主题:“共赢”,共同受益。

我国文艺和社科工作者,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和平、发展、共赢的新时代。

显然,它不同于革命时代、战争时代、谁消灭谁的时代。

从时代变局的角度看,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开阔我们的文化胸襟:一是要有传承意识;二是要有创新意识;三是要有民族意识;四是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还有,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究竟应该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什么,以及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对于从前,新时代无疑向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比如,究竟如何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不能止于第一第二、谁重谁轻的简单区分。无论中外,如今的文艺创作日益产品化,日益与经济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而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角度看,经济效益,包括票房、收视率、点击率、码洋之类,不仅决定着创作者和生产者的生死存亡,而且直接说明社会效益之大小有无。经济效益小,也意味着社会效益小;而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社会效益。当今世界各国不幸的是,经济效益往往体现为消费对象的文化现实。这一现实又一再表明,商业成功的前提,在极多的情况下,却是对最大数量的低文化群体的屈从与迎合。欧洲一些文化人士因此竭力反对流行文化,就因为这是一道文化的时代难题。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4日到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和社科组参加研讨。这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党中央对文艺界和社科界高度重视。文艺界、社科界的宗旨任务就是四个字:培根铸魂。根既然需要培植、培养了,当然就需要查一查究竟培育的根壮不壮,根系是否发达;魂既然需要铸了,那么魂可能受到了污染。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论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其实也是在不断强调培根铸魂这个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这两者的关系,即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不能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不要沾染了铜臭气。作品最好是两个效益相统一,但当两个效益不统一时,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表示让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这里社会效益是放在前面的。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文艺界提出的要求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的时代,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2019年3月4日之后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马不歇鞍,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始终是着眼于培养人的,这是整个民族精神素质的体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文艺界要表现时代的精神图谱,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现在全国各种文化产品总量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有多少真正展现了时代精神图谱的要求呢?

李前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新时代造就英雄,新时代成就艺术,电影工作者融入新时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电影的永恒主题。

把镜头聚焦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反映时代精神,充分调动艺术手段,在银幕上呈现中国人民精神画卷,为时代而歌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必然为时代留得下。创作者与人民没有情感共鸣,作品何有激情可言,创作者必须用心、用情、用功,全身心投入创作才能在新的时代为人民奉献出精品,才能得到人民的肯定,这是实践铸就的法理和铁律。

艺术为人民,人民需要艺术,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将“四个坚持”化为实践行动,为人民奉献精品力作,是文艺工作者不可动摇的坐标和主心骨,更是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想信念。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一个文艺家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融入社会,不能跳出小我的窠臼,不具有家国情怀,如何能够去主动关心时代,如何自觉以人民为主题。一个文艺家如果与基层民众格格不入,内心消极,他笔下如何创作出充满光明前景的人类未来和身边万千充满热情创造新生活的普通人群。一个缺乏道德自律和人格良知,追求金钱名利的人,如何能够以精品奉献人民。一个没有思想深度、无惧道德戒律的作家,难以创造出能够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内心缺乏信仰的文艺家能够保持不竭动力去讴歌人世间的真善美事物。因此,要跟上时代步伐,能够自觉表现、书写生活、奋斗在奔小康路上不同阶层的民众,并且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匠心精神,去为时代立碑塑像。文艺家自身,首先需要加强道德修为,明道理,明事理,明艺理,并且首先使自身成为一个明德之人,才有可能通过好作品去感化、教化、德化周边的人,进而以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作品内涵去引领风尚,影响社会。

艺术家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种灵魂自我净化的过程。一方面是最大化地体现个人的艺术才情和专业技巧以升华作品的主题;另一方面,作为个人的思想境界、理想情怀和审美价值取向,也潜在地影响着作品的内涵、品格和语言能在多大程度感动当下和未来的观众。生活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中国文艺家也是或者首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文艺家和普通大众同样是向着远大理想目标航行的中国这条大船上的一份子。文艺家的价值就是通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和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弘扬正能量、助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不应斤斤计较这个社会给予我了什么,而应时时策励自身,作为文艺家的自己奉献给了这个时代和人民什么?作为一名有觉悟的文艺工作者,将自身命运与共和国紧密联系,首先应当以德修己而明之以德,继而以德化人,认真创作好每一件作品,艺术地言说思想,弘扬理想精神,彰显时代的大美之义。

王蒙(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文化部部长):坚持与时代同步。文艺与社会科学涉猎的范围极广,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虚实真幻,都可能成为文艺社科活动的对象与题材。但这一切对象与题材,都离不开今天的中国,现代的世界,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与推动。我们不是为传统而传统,为开放而开放,不是舍本逐末,不是拷贝往昔,也不是照搬西方。我们要构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本土化与人民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任务是继承弘扬祖宗,是汲取消化世界,更是缔造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文化振兴与中华文艺社科经典。我们的着眼点,是世界、是中国的今天与明天。与时代同步,就是强调当代性与创新性。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