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立传 为新时代明德(3)

为新时代立传 为新时代明德(3)

明德引领风尚

陈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提到“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时代明德”,应该说明德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古已有之,而且渊源甚远。第一,《诗经·大雅》里就有“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怀”是怀念的意思,就是我怀念文王的美德,“明德”在这里是美德的意思,“不大声以色”是我不重视声色之乐。

第二,在《易经》里的晋卦,晋卦是表示光明生出地上的意象。《象传》解释说“君子以自昭明德”,“昭”就是昭著,使它明白显发出来的意思,“明德”是美德。“自昭明德”就是要把道德显发出来,包括怎么修德,来显发自己的道德。这是讲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三,在《尚书·周书》里常见明德的观念出现。明德是周书里重要的观念。《康诰》里面讲“克明德慎罚”,“克”是能的意思,“明德慎罚”就是周人治国理政的主导方针,一个是明德,一个是慎罚。这很有意义,因为商代的治国理政主要是以刑罚来治国理政,周人认为这种治国理政的方法不行,要慎罚,罚要少用,要更多地用明德。“明德”在这里就是彰明道德,崇尚道德,更多用道德的手段作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方针。这是周代文化很大的进步。明德是周代政治文化里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它不是从个人美德的修养来讲的,它是从治国理政来讲的。因为《周书》主要是政治文献,它提供了政治思想的资源。

第四,大家熟知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讲话不是用“明明德”,他主要讲“明德”。这样看他不是仅仅根据《大学》来提的,还是综合了我们古代文化关于明德的各种意义,综合以后加以提炼,再提出来的。

王蒙:明德引领风尚就是坚持文艺与社科的教化作用、提升作用,坚持明德、亲民、至善的一致性与递进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性与包容性。在文艺社科的作品中,我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正视,不是停留在认识与臧否世界上,而是要推进到优化与改进世界上,不是停留在洞见与感叹生活上,而是要推进到生活与价值的靠拢,推进到历史行为、历史活动的价值驱动上。明德是现实,也是理想;是生活也是愿望;明德引领是提纲絜领,也是日常践行。要明德引领,首先是文艺与社科工作者自身需要明德化,需要丰富与充实、发展、开拓塑造自身高大上同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世界。明德引领,就是教化性与理想性。

陈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为时代明德,以明德引领风尚。引领风尚这应该是讲社会文化,关注社会文化的层次。这就跟周人讲的一般治国理政有所不同,不是从一个主政的角度来讲,是注重从社会文化领域来强调用明德引领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工作有一个特点是强调政治引领,就是相对于事务性各方面来讲要突出政治引领、政治站位等等。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次讲的用明德引领风尚,其实是提出了道德引领的问题。一个国家治国理政不能仅仅有政治引领,还必须要有道德引领、价值引领,特别在社会文化层面。但道德引领也不止于社会文化层面,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就包含了一个道德引领的问题。重视道德引领的地位和作用,不是某一个局部领域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讲话是面对文艺界的,但是它确实包含有超出文艺界的整体意义。怎么把弘扬道德价值贯彻到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文艺工作,也是整个宏观的治国理政大盘子里的题中应有之意。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后讲的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讲高远志向、美好品德、高尚情操,讲大家要以这个做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要有高远理想、深沉的家国情怀,要对人民作贡献,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这些讲法说明,一个方面明德是讲宏观的治国理政方面的道德引领,另一方面就是强调道德修身。对于我们文艺家也好,社科的学者也好,个人的修明德性都是很重要的。

从文艺界来讲,有个人和作品两个方面:作品要弘扬崇尚道德价值,这是明德的一方面意义。同时从个人来讲,个人要践行我们优秀的价值观,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践行、要修行、要修德,这是另一方面。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理顺四个“坚持”

冯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再次阐释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广大文艺家的殷勤希望,他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提出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导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具有最为深厚的力量,这是因为文化自信依托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优秀传统文化、党创建的红色革命文化和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艺术中,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又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个坚持”的基础,对于美德的彰显,是更好地与时代同步伐、自觉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内在动因,以及实现创作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品力作的理想实践诉求。

吴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国家京剧院院长):习近平总书记把文艺和社科工作提高到培根铸魂”的高度,要求文化工作者做到“四个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核心是今天的文化人在历史转折时期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初心”,是要首先解决的立场问题;“坚持与时代同步是要树立从中国稳定发展的实际出发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文化工作者继承优秀传统继往开来的不二途径;“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能否做到“四个坚持”是检验今天文化人“本心良知”的标准。要践行“四个坚持”就应该踏下心来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邃内涵,而不是用敷衍的形式主义去应付,更不是取简单化和投机的功利主义方法。

明德先要“崇德”“修德”,古圣讲求“涤除玄鉴”就是首先要涤除自己内心不洁的私欲和偏见,才可以高悬明镜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做到“修明德性”和“虚灵不昧”,就很难保持浩然正气和不偏而无怨的理性思维。践行“四个坚持”,不从众,不唯上,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无取巧之心,无私欲作祟,“敦善行而不怠”才可能担当明德引领的社会责任,做无愧于新时代和人生的中国文化人。

袁行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各位先生一致认同“四个坚持”对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对时代、人民、精品、明德四者辩证统一关系与丰富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入领会和阐发,同时针砭时弊,对当前文化艺术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展现了各位先生真挚的家国情怀与自觉的文化担当。

我们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的重要讲话精神上起到表率作用,带动后学,引导公众,凝聚人心,培根铸魂。宋哲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文化理想,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开创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新天地新境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我们要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优势,更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全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落到实处,着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真功夫,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智力支持和政治思想保证。

原文记录编辑:吴著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