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好一件事,应该无私无畏”

“要干好一件事,应该无私无畏”

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修建过程艰辛,如果不是时任林县(今林州市)县委第一书记杨贵勇于担当,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人工天河”。

1961年是国家极为困难的一年,粮食缺乏,物资紧张,部分干部群众对建红旗渠难免有怨言。当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河南新乡七里营公社蹲点,并参加了新乡地委在豫北宾馆召开的农村纠“左”会议。会上有人趁机夸大林县当时存在的暂时困难,不顾事实向谭震林反映:“林县群众没有饭吃,把树皮都剥光了,县委为了高举红旗,不顾群众死活,还在大搞红旗渠建设。”“群众生活这么苦,还让劈山修渠,比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挖运河还苛刻。”

爱民心切的谭震林一听,以为林县情况很严重,人民都快活不下去了,县委居然还在修建红旗渠,于是当场批评杨贵是个死官僚,要撤销他的职务。与会的林县县委组织部长路加林仗义执言:“领导同志批评林县,所谈的情况不符合实际。”结果被立即撤职。杨贵被通知到地委开会。他到地委后,感到气氛十分紧张,有些同志不敢和他说话握手。当地委书记向他谈了会议情况后,他提出三条意见:一、路加林的意见是正确的,如果把实事求是讲真话说成是违犯“三不主义”(即不戴帽子,不揪辫子,不打棍子)而撤职,这才真是违犯“三不主义”;二、他不同意撤销路加林的职务,如果修建红旗渠是错误的,责任在他,由他承担;三、请地委将他的意见报告省委和党中央。

第二天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各县县委书记发言。杨贵表示,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迫切要求,如果说修建红旗渠有错误,撤他的职可以,撤组织部长路加林的职务,他不同意。接着杨贵谈了林县的实际情况:当年干旱缺水,16万人翻山越岭取水吃;大部分建渠民工已经下山,只留少部分人在凿青年洞;林县县、社、队三级还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粮,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尽快建渠引水,也是为干渴的林县群众着想。

兼听则明。杨贵这些意见申述后,得到谭震林的理解。谭震林又派人做了实地调查,确认杨贵反映的情况属实,不久就恢复路加林的职务。后来谭震林对杨贵保护有加。谭震林的坦荡胸襟令杨贵感动不已。

但在这次会议之后仍然有人对修建红旗渠持不同看法,杨贵和县委屡屡经受严峻考验。他晚年回忆修渠过程时感叹,红旗渠建设中有经济上的困难,有政治上的压力,风风雨雨,几经周折,一言难尽。然而,“要干好一件事,应该无私无畏,忍辱负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盯住目标,锲而不舍,如果碰到风险遇到艰难就退缩,再好的事情也办不成。”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杨贵在关键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真正表现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和为民务实的担当精神。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