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摘帽”进程过半!为了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提了哪些要求?(2)

贫困县“摘帽”进程过半!为了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提了哪些要求?(2)

  科学方法:扶贫到今天 成败之举在精准

扶贫工作需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习近平曾说,“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所谓精准扶贫,是根据贫困人口的特性进行“个性化”扶贫。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2015年,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2017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重要任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贫工作需要“扶志”与“扶智”。扶贫先扶志。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习近平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再穷不能穷教育。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他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保证质量:任务越艰巨 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

扶贫工作需要扶真贫、真扶贫和脱真贫、真脱贫。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

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脱贫标准”:“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他指出,行百里路半九十,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现在就要敲打,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那些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扶贫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

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

曾经,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

如今,美好的蓝图即将变成现实。

2020年实现每个人的小康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