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莫文隋”精神常青新时代

让“莫文隋”精神常青新时代

83岁的汤淳渊走了。生前,他是一支默默奉献、释放光与热的大爱红烛;身后,他是一面催人奋进、激励心与行的精神旗帜。

24年前,“莫文隋”登上了南通全城热搜,城市处处张贴着“莫文隋,你在哪里”的大幅海报。就在全民寻找“莫文隋”时,他又默默向原南通工学院学生处寄去了1000元,学院也设立了“莫文隋基金”,成立了“莫文隋服务队”,南通印染厂为石洪英安排工作,“莫文隋”的感人事迹温暖江海大地,“莫文隋”的精神力量涌动江海大地。他是谁?他就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的主要原型——南通大学退休教师汤淳渊,他的离去,牵动了南通每一个人的心,但他的精神永存,好人“接力棒”将继续传递下去。

低调做好事,在平凡善举中凝聚正能量。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南通举行,老人主动申请担任火炬手,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莫文隋”,是老人一颗不求名利、淡泊名利的本心,更是低调做人、乐善好施的价值符号。南通市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关辛(关心)”“吴铭(无名)”“任有琴(人有情)”等一批批爱心人士也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笃行“做善事、不张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温暖整个城市。向汤淳渊老人学习,在不以物喜中淡泊明志、在不以己悲中宁静致远,汇小爱为大爱,积小善成大善,弘扬和凝聚社会正能量。

坚持做好事,在持之以恒中激荡点滴情。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将一件好事一直做下去。善举是汤淳渊老人一辈子的“习惯”。坚持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学校的莫文隋基金,是他给自己立下的“约定”。2018年3月,汤老因病情加重住进了南通大学重症监护室,而重症监护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即便面对如此沉重的负担,他也从未“失约”。向汤淳渊老人学习,要正确认识做好人与行好事,是久久为功的高境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

用心做好事,在全心全意中圆梦新时代。在汤淳渊老人眼中,自己所做的事都不大,人人都能做;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做到。雷锋同志关怀战友、担任校外辅导员、帮助群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好事不管大小、行善事无论高低,唯有集中精力就能办成事、专心致志就能办好事。在“莫文隋”精神的感召下,“莫文隋”式好人文化在南通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牢牢树立,为推进新时代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向汤淳渊老人学习,要满怀一颗助人为乐的德心、甘于奉献的真心、不求通达的诚心,让每一件好事在新时代展颜。

“莫文隋”仍然活着。他是种田人,辛勤耕耘一辈子,用大善培育出一块爱意盎然的“大爱之田”;更是春风艳阳,让大爱继续传承,让崇德向善枝繁叶茂,让好人好事硕果累累,让“莫文隋”精神深深扎根江海大地、常青新时代。(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717/105073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道办事处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