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维向度(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维向度(2)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认识与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而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生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根本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层面,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彰显出其思想内容的“丰度”,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三、思维方法的“深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有力彰显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扯还扯不清楚。”诚如斯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普遍规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和“总钥匙”,因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源泉,因而更是一脉相承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他号召全党同志增强“本领恐慌”意识,赓续中国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的优良传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带领全党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深入剖析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事物“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断增强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全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群众观、阶级观、时代观、历史观、价值观……形成了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系统化科学理论。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其真理的哲学眼光、深邃的哲学思维和独到的哲学论断准确把握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充分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主要矛盾,科学谋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进而“抓住事物的根本”,彰显出其思维方法的“深度”,放射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照亮着中国和世界前进的道路。

四、话语体系的“温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深刻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鲜活生动的、富有民族特色、时代气息和生活味道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尤为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领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深入推进。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中华诗词名句来表达党的思想理论。例如,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分别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动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苦难辉煌历程;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崇高精神品格……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文学典故和成语来阐释党的思想理论。例如,他将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能力不强”这一瓶颈比作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将战争与核武器比作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形容“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勇气与行动……再之,习近平总书记还善于运用中国老百姓听得懂的、富有生活味道的俗语来诠释党的思想理论。例如,在论述中国道路的现实选择时,他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深刻道理;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其“接地气儿”的语言风格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逐渐“掌握群众”,继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彰显出其话语体系的“温度”,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新时代,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之,努力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将这一新思想化作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党性修养,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扬起理想信念的风帆,划动勇毅奋斗的船桨,乘坐满载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希望与梦想的“中华号”巨轮,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道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彼岸!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