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馆》的底色是家国情怀

《老酒馆》的底色是家国情怀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播出方的有意安排,电视剧《老酒馆》迎来抗战胜利这一集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一天播出。作为一个辽宁人,经历了早上朋友圈里“勿忘九一八”的刷屏、上午9点18分响彻沈阳上空的凄厉警报声,到了晚上再看《老酒馆》里这顿庆祝抗战胜利的酒,格外感慨。

这么长时间追《老酒馆》,一直有一个遗憾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演员们能够带点大连口音就好了,因为对“大连味”的苛求不完全是为了口音,而是看到了高满堂先生把这部年代大戏的背景放在大连的苦心。

《老酒馆》是一出成功的市井风情剧,人间百态、人情冷暖,应有尽有。但是还有一点最不应该忽略的地方,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连,家国情怀一定是它唯一的主线和底色。在整个日本侵华历史中,大连的位置是极为独特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14年,而大连受日本侵略的历史却要从1906年成为日本“关东州”说起。长达近40年的侵略重压之下,大连人所经历的国恨家仇与精神上的痛苦是极为深刻与独特的,苟且偷安与家国大义孰轻孰重,是这40年间每一个普通百姓必须随时随地面临的抉择。只有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够读懂《老酒馆》里芸芸众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了置放自己的家国情怀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在谷三妹、老北风、小棉袄、方先生这些抗日者身上,这种选择是义无反顾的:老北风说,杀了6个日本兵,“值了”“过瘾”;小棉袄说,选择抗日这条路让她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慷慨赴死不过是点了一个过年的炮仗。而对贺义堂、老警察来说,选择跟日本人对抗却需要拿出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勇气:贺义堂很清楚,在“亲善大会”上说相声的方先生是一定会痛骂日本人的,自己给他做翻译无疑就是找死,最终让他决定去做的勇气就来自于他可以从此成为好汉街上的好汉,可以面对列祖列宗了;如泥鳅一样狡猾的老警察更是知道侵略者的残忍,他能够下决心把钥匙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偷出来最终保住电厂,不过是为了抗战胜利后在好汉街的“全街福”照片上有自己一个位置,哪怕是一个为抗日烈士留的空位置也愿意。《老酒馆》里的好汉街上,不全是“好汉”,也有懦弱者,有无能之辈,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但也唯其如此,才让这些凡夫俗子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的血性和气节令人相信、让人感佩。

“全街福”上的一个位置,这个情节设置令我品咂许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普通人多半不敢想青史留名的事,却肯定想在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最爱的一切事物中留下自己美好的影子,这是普通人表达历史存在感的方式,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同样寄托在这里面。

导演刘江在采访中曾说,真正想要表现一个“大时代”,就一定要从小人物着手,这样观众才有代入感。什么叫英雄?不仅是非凡的人做了非凡的事,同样也可以是一个普通人干了一件不普通的事,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如果我们把英雄符号化,把所有大时代符号化,那我们恰恰看不到这个时代真正的灵魂。时代真正的灵魂是什么?是人。

《老酒馆》里所描述的风云变幻和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沉浮,凸显的正是“时代真正的灵魂”。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