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效(4)

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是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任务

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及推进相关重大改革。

第一,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出发的立足点。实践证明,“三去一降一补”抓住了矛盾要害。未来,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巩固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破立降”力度,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的改革,加快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补短板力度。

具体来说,我们要把企业的成本巩固好,对市场出新的程度要进一步强化。经过前期的工作之后,我们后期更多是法制化、市场化的手段,加强市场出新。西方所谓市场制度出新的时候,就是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时:生产过剩到一定程度,通过一轮经济危机把这一部分过剩产能释放掉,但对经济带来的伤害非常大,经济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因为有体制优势,可以通过主动宏观调控的方式,把这种产能再提前消化掉,把无效和低端产能清除掉。保持经济不出现大幅波动和起伏,经济稳定性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增强了。

第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未来,我们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和企业优胜劣汰;建立公平公开、透明开放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更多优质企业,破除妨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力度,实施竞争中性政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可以说,一切都是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展的,要给微观主体比较好的环境,以更低的成本,更合理的方式获得各类生产和经营需要的资源。同时要打破区域间、城乡间、体制内外的壁垒,让更多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通过科学家、技术人员、管理者的合理流动把企业带动搞活,还要打通城乡之间土地的建设用地,包括城乡之间的资金流动等。

第三,提升产业链水平。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未来,我们要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为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加大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升我国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我们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要逐步从成本优势向产业链配套优势再向强大国内市场的优势转移。我们只要把这些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就可以在对外谈判时赢得更多主动权。

第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只有以生产为起点,经流通、分配到达消费终点的循环畅通了,社会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未来,我们要激发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潜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动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体系、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一方面是通过供给体系实现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供需体系之间的畅通,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环节。我们要通过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更顺畅的供需体系,形成国内市场的大循环;要与国际市场形成联动循环,在保证国民经济畅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再生产;要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的循环,把市场和生产主体相结合;要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就业吸纳能力,通过新动能的发展、新业态的释放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要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畅通金融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把更多的金融部门资产用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多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贴近民生领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问题所取得的切实成效;讨论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新旧动能接续、进一步提高供需体系质量与优化结构的一系列问题;交流了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任务。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需要持续深入推进,使其不断完善和深化。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