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

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对“发掘和运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掌握群众—改变世界”的践行,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维度展开的,而劳动是其根基所在。在此意义上,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

劳动是马克思对传统哲学展开批判的立足点

马克思将以往的哲学划分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并立足于“实践”展开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现实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现实存在的根本方式。一方面,“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实践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但以往的哲学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的根本性意义,或从客体方面、或从主体方面去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各执一端,片面阐释,造成对人的割裂。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或直观出发去理解世界,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作为客体的存在形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世界对人的映射,是人对世界的直观反映。“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但没有从主体能动性方面来把握人,更没有认识到人的主体能动性正是通过人的具体实践活动来践行的,在带有目的的具体劳动过程中,人本身与自然、社会、他人具体地、现实地、辩证地统一为一体。唯心主义遵循抽象的主体性原则,把世界看作是人的精神世界、概念世界、意识世界,认为人只有通过主观意识才能把握世界的精神本质。唯心主义者认为,抓住了精神本体,就掌握了整个世界;只有按照精神的意志,人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但对于人这种自然存在物,脱离了人的现实和感性实践活动的精神,又怎么能够满足人的具体的生活需要呢?可见,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能动性,却使这种能动性丧失了客观现实基础。

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对传统旧哲学进行批判,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石正是“劳动”。劳动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的感性活动,是与动物本能且被动地适应自然活动的根本区别所在。劳动是实践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本身就包含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的其他形式均从劳动中产生出来。马克思通过实践来批判传统哲学,而要更为深入的把握实践,就必须深入到对劳动的理解中去。

劳动是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前提”,一方面是说它是历史的前提,因为没有这些前提,就无所谓人类社会历史;另一方面,“有生命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不是单纯直观感觉到的个人,更不是抽象的、超越历史的个人,而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通过具体的劳动不断生成着自己,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有意识的人。

人,首先是自然的人,现实的个人通过“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与自然“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其次,人是历史的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通过现实具体的劳动生产物质生活,不断创造历史,使自身成为历史的人。第三,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人们在共同实践劳动过程中生成“社会关系”、生成自身。第四,人是有意识的人,但这种意识不是纯粹游离于现实的存在,它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正是在人的现实具体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得以展开并不断践行。

可见,作为全部历史第一前提的“现实的个人”,通过具体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历史,展现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之间多重关系的丰富内涵。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正是通过劳动不断地生成自身,劳动是真正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劳动是破解资本增殖秘密的钥匙

马克思认为,“一切劳动,……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具体的劳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抽象的劳动构成商品价值。“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武器,科学提出劳动二重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增殖的秘密。

马克思指明资本运行的总公式是G(货币)—W(商品)—G'(货币),其中G'=G+△G,△G是原预付货币额的增殖额,即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是发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生产出新商品,但这个新商品不仅包括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更包括由劳动带来的新价值,即劳动力的出卖者通过具体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出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通过抽象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对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作用的资本进行划分,即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和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并以剩余价值率直接呈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仅贯穿《资本论》商品价值构成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社会再生产中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等部分,也为解开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经济现象之谜提供了钥匙。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工资假象:“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就体现着工人劳动的价值,这是等价交换,并不存在剥削。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基础上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阐明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因为,劳动不是商品;劳动不是独立存在,不能被出卖;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把劳动看作商品,不仅违背价值规律,也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自相矛盾,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工资实质上就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掩盖。

劳动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在第一、二阶段,人的劳动仅仅是人的谋生手段,是为获得物质利益以满足生存需要,人的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包括劳动本身都是异化于人的外在力量,人受到外在必然性的统治。对剩余价值秘密的揭露,已经科学地向世人证明资本主义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资本的无限增殖,而增殖得以实现的唯一来源就在于剥削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但这种自由绝不是抽象的、想象的、脱离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之外的概念式的“绝对自由”。“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存在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存在于人与自然、社会、他者以及自身的不断交换、沟通的现实中。共产主义对于现实存在的人来说,不是“应当”如何,而是实践,是现实的人为了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破除束缚人、剥削人、压迫人的一切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障碍,从而不断改变世界,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具体实践。对于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无产阶级而言,要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须通过自己的革命,砸碎锁链。而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劳动不仅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根本途径。只有在自由劳动和劳动自由中,人才不再受到外在必然力量的控制,按照人本身的尺度去改变世界,驾驭并支配自己的劳动,从而在劳动中实现自身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

(作者:贾丽民,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