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尊重和支持的源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组织和动员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激励人民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奋斗,帮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获得更多的社会福祉。人民福祉是人民能够享受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成果,是人民对于发展成果的客观享受和主观体验。

经济增长过程中和市场失灵情况下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要发挥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在社会建设中,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有就业才能有稳定的收入、可靠的社会保障、良好医疗卫生及教育,才能改善居住条件。由于个体自身和社会等复杂原因,任何社会中都有一部分人处于边缘、弱势和不利状态,发挥社会政策的兜底作用是各国在发展进程中的普遍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这个中心不动摇,努力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领导国家稳步前进,实现了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增长,利益格局逐步调整和完善,高质量就业稳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成型,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公平得到落实,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应对老龄化取得新进展,互联网为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福祉

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要求,一切工作要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只有让人民群众受益了,满意了,才能谈得上人民群众的幸福。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发展和改革就是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受益者。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近代以来工业的革命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状况。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进一步改善人类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1959年,毛泽东同志在庐山会议上指出:“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只有把人民群众生活搞好了,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志。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邓小平同志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最大满足。坚持人民福祉的主观与客观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执政党的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必须在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人民群众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通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管理来实现包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实现提高人民福祉的目标。

(二)经济增长本身不一定自动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增长经济学盛行一时的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了经济学家们的“第一等优先经济议题”。当时,人们片面地认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并试图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和增长率来衡量发展。这个时期,各国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学被乐观地认为是解决人民福祉问题的最核心的办法,因为个人或社会福祉都与收入直接相关。经济学家把生活水平定义为人均GDP,这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测量就是一种对食物、衣服等基本需求满意度的测量。人均GDP和人均GNP被广泛用于测量世界各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然而,人均GDP却经常被批评,因为它忽视了收入的分配,忽视了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如尊敬他人、隐私保护、和道德评价,等等。

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世界发展也留给人们一个疑问,为什么在科技日新月异和消费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人民福祉却依然遭受着环境破坏、收入不平等、医疗保健和教育卫生等基本人权的缺失、公共政策的失效、城市衰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威胁?是不是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出现了什么偏差?使用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等为核心的经济指标体系来反映人民福祉的传统做法,显然对人感知和情绪的测量效果不尽人意,只有生活的感知度和个人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标准下对人民福祉做出的主观评判。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家不得不寻找一些替代性的指标来测量福利。这也引发了大量研究,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指标、人民福祉指标、基本需求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唤醒了重视人民福祉的强烈意识,使人们从仅仅关注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转向关注社会福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更高的消费能力,创造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十年”的失败(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有增长无发展”和“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的现象十分普遍,人们的福利、个人的安全、自由和权利、生存和安全,以及认同普遍恶化,世界发展形势日趋严峻,人们对增长即是发展的理论,对增长的可能性、必要性进行反思,开始关注社会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从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发展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界定,由注重物质发展转变为注重人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