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

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党的“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五“和“二五”时期,主要是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工业化建设,也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进行经济调整,“三五”计划开始强调要重视解决吃穿用问题;但“四五”和“五五”计划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加强“大三线”建设,加强战备为主要任务。前五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虽有所差别。从总体上看,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主要着眼于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高上。

“六五”计划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转变,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在研究和安排计划顺序时,首先考虑人民生活的改善;“七五”和“八五”都将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发展教育,建设精神文明,实行环境保护等有关人的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列入发展计划中。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的更深刻、更全面、更成熟的认识,其中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愈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协调,强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将保护和改善人的发展环境,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战略选择既与认识水平有关,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关。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突出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从物质匮乏时代走过来的人们对此深有体会、记忆犹新,这是一个时期和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发展特点。这不是说那个年代没有社会生活,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有人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我国启动改革开放政策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81元人民币,整个国家近10亿人口中有2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确定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依据之一。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这就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经济生活提升到了经济生活基础上的社会生活领域。从基本民生到品质民生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究社会生活的意义在凸现出来。“美好生活”既是一个客观概念,也是一个主观概念,既需要从物质生活指标来衡量,也需要从人们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来评价。新时代赋予社会建设以新的意义。

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多次强调,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人民福祉一方面决定于人们从市场,或者说是从一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以及通过这些收入购买的服务和物品,另一方面取决于广义的社会福利状况。

(三)民生就是社会福祉

社会福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提供给居民以及外来人口能感受和拥有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施、环境、技术、服务等的总和。其中,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构成人民福祉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社会自组织系统内可能提供的服务,如社区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从微观角度而言,人民福祉是指城市或区域能满足每一个居住者生活个性化需要的水平,它使城市或特定区域更具功能性,更符合特定群体(如弱势群体等)的生理、心理特征(如智障者、残疾人等)和特定时期(如战争、灾害)所急需的特殊服务(如应急救助、抗灾抢险)等。

幸福感是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成果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幸福感直接产生于客观的生活品质和主观的生活品质。客观的生活品质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工作岗位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工作生活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具体说来包括完善的教育体系、充足的就业机会、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便利的健康医疗卫生,以及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和均衡的人口发展布局,等等。主观的生活品质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工作岗位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在工作生活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满意的教育服务,令人愉悦的工作岗位,舒心的收入分配体制,便利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便捷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清新的生态环境,和睦的邻里关系等会使人们心情愉悦、生活充满信心。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品质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美好生活。它们支撑着人民的生活,也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民生工作“必须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获得感是一项主观指标,是指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程度和对于这种成果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包括客观的改革发展效果和主观的改革发展感受。获得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人民福祉体现出来。客观的获得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人通过直接获得经济收入和服务来得到满足,客观供给和主观感受在个体身上最终得到体现。

安全感是一种让人放心、舒心、有依靠、可以相信的感受,是一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性的认可和认同程度。

(四)发展中的民生福祉的不平衡性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内生动力,参与国家事务、经济社会事务和解决自身问题这一途径,使社会运行成本最低化,社会整体稳步向前,社会充满动力和活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解决好民生不平衡的关键一环。重视扶贫工作是习近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和工作作风。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同时,他还要求关心城镇低保人口、65岁以上的老年人、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的生活,努力践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制度设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2月15日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扶贫工作摆在了“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位置。

(五)发展中的民生福祉短板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民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主要表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难较多。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一是教育区域、城乡、校际、人群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虽大幅提升,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人才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要求。片面追求升学冲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实际工作中背离教育规律的情况时有发生。考试招生制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组织方式等还要不断调整、变革。

二是基本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服务体系正在完善,仍存在群众看病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财力不一样,各地医疗保障水平差异很大,尤其是新农合;部分县级医院诊疗技术不是非常过硬,技术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基本医疗需求;农村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薄弱环节;部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县人民医院或者中医院招人难、留人更难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